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会计原则系列:重要性原则的实务使用

(2009-10-17 15:26:49)
标签:

会计

基础理论

会计原则

重要性原则

实务总结

杂谈

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使用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的第六个原则,我在企业做审核每每指出企业账务处理不谨慎或者错误的地方时,对方的会计人员总是说“根据重要性原则可以这样或者那样处理”。难道会计上真的能以重要性原则为借口,可以随意改变账务处理吗?我们就谈谈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
一、重要性原则定义规定: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原则的定义为:“根据周围的环境,会计信息的遗漏或错报很可能会改变或影响依赖这一信息的人的判断。” 即该项信息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决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及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也都有类似的定义。
重要性原则是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第一章基本准则)以上我们可以看出:所谓重要性原则,即需要使用重要性原则应该是该项经济业务的重要性大到足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案例:某上市企业2008年是亏损20万,在2009年发现2008年某项业务计算错误使企业少记利润1万,根据重要性原则会计上可以不用去2008年做调整(由于税收上每个年度企业享受的税收政策优惠不同,可能需要去调整),因为该项经济业务的重要性没有大到足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调整了企业还是亏损)。可以直接在2009年做调整,会计上的数据本来就由于企业持续经营都是累计数据。

二、看看重要性原则在什么时候使用

1、应该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使用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要考虑经济业务本身的性质和规模,根据特定的经济业务对经济决策影响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会计方法和程序。
比如,某类经济业务的金额在企业收入、费用或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较小时,就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反之,当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损益影响很大时,就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核算。又比如,一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比较特殊,不单独反映就有可能遗漏一个重要事实,不利于所有者以及其他方面全面掌握这个企业的情况时,就应当严格核算,单独反映,提请注意;反之,就没有必要单独反映,重点提示。
   2
、应该在财务报告中提供披露的会计信息时使用
   财务报告中提供的会计信息的省略或者错报会影响投资者等使用者据此做出决策的,该信息就具有重要性。重要性的应用需要依赖职业判断,企业应当根据其所处环境和实际情况,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加以判断。(《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第一章基本准则)
三、重要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
    1、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确认。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是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其中。“需要调整或说明”中的“需要”与否,就是重要性原时施应用、达到了重要性标准的,即足以影响信息使用者决策,若不披露就会误导决策的,就认为其需要调整或说明,应将其确认为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处理。
    2、报告分部的确认。一般来说,是否确认为报告分部,其重要性标准定在10%(如一个分部的收入需达到企业分部收入总额的10%以上,等等),但也要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比如:某一报告分部,在某一会计年度因特殊事项而没有达到10%的标准,在该年度仍应将其作为报告分部披露信息。反之,若在正常情况下不符合报告分部的定义,而在某一会计年度却因特殊事项达到了10%的标准,则在该年度仍不应将其确认为报告分部。
    3.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其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及时性,因此它并不要求企业像年度财务报告那样提供完整的信息。中期财务报告的披露可以适当简化,但应遵循重要性原则。
    4.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按照重要性原则分情况进行处理:零星的关联方交易,如果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或几乎没有影响的,可以不予披露;如属于有影响的重大交易,应当区分关联方及交易类型披露话属于非重大交易。类型相同的可以合并披露,但应以不影响报告使用者正确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为前提。判断关联方交易是否需要披露,不应仅以交易金额的大小,还应结合此项交易的性质来进行判断。
   5.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披露那些未在表内确认但又会影响报表使用者决策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计报表附注首先体现的是充分披露原则,强调信息完整。但并非所有本在表内确认的信息均应在附注中披露,而是挑选那些重要的予以揭示。会计报表附注本身就是重要性原则与充分披露原则相结合的典范。
   结论:会计上的重要性原则使用也是有其严格的规范程序和原则的,是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会计报表),才能进行使用的。而不是直接在账务处理中使用。也不能以重要性原则来简化账务处理程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