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固定资产的折旧专题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四要素
(一)折旧总额
折旧总额=固定资产原值-净残值=固定资产原值*(1-净残值率)
(二)使用寿命
(三)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其中,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属于加速折旧法。
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平均年限折旧法(直线法)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预计折旧年限
=
[固定资产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折旧年限
按月计算折旧额时,可将年折旧率除以12,折合为月折旧率。
例1:如一台设备的原值为30
000元,预计可用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4%,则该台设备:
月折旧额=30,000-(30,000*4%)/10年/12月=240元
年折旧率=
[(1-4%)/10]×100%=9.6%
月折旧率=9.6%/12=8‰
月折旧额=30 000元×8‰=240元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根据实际工作量计提折旧额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殖) ÷
规定的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假设折旧期限为N,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前N-2年,第二阶段为最后2年。
在第一阶段,不考虑净残值,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2/N
在第二阶段,年折旧率=(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净残值)/2
例2:某企业对机械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企业的某项设备原值16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3%,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每年应计提折旧额计算如下:
第一阶段:为前3年
不考虑净残值,预计净残值=160 000×3%=4 800
第1年折旧额=160
000×40%=64 000
第2年折旧额=(160
000-64 000)×40%=38 400
第3年折旧额=(160
000-64 000-38 400)×40%=23 040
第二阶段:最后2年
第4年、第5年折旧额均为=(160 000-64 000-38 400-23 040-4
800)÷2
=14 880
4、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以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为基数,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为折旧率,计算各年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折旧方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本期初剩余的使用年限/每期初剩余使用年限之和,假设预计使用年限为N,则每期初剩余使用年限之和=N*(N+1)/2
例3:某企业购置设备一台,原值为122
5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
预计净残值=122 500×4%=4 900(元)
计提折旧基数=122 500—4 900=117 600(元)
第1年折旧额=117 600×6/21=33
600
第2年折旧额=117 600×5/21=28
000
第3年折旧额=117 600×4/21= 22
400
第4年折旧额=117 600×3/21= 16
800
第5年折旧额=117 600×2/21= 11
200
第6年折旧额=117 600×1/21= 5
600
(四)固定资产的使用用途
固定资产的使用用途决定着折旧的方向,一般为: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二、固定资产的折旧范围
(一)空间范围
计提折旧的范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特别注意:
1、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再补提折旧。
2、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但不需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3、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如有改变作为会计估计变更。
(二)时间范围
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三、两大难题
1、计提减值损失后,应按计提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计提折旧。
2、当折旧年度与会计期间不重合时,需要分阶段计提折旧。
四、应用训练
题目:轻松过关(2009),P42第三题
分析:
固定资产2007年3月31日安装完毕,则应从2007年4月开始计提折旧,折旧总额=3500-80=3420(万元),使用期限:5年折旧年度从本年的4.1到下年的3.31,与会计期间不重合,应分阶段进行,折旧方法为年数总和法,使用用途:生产!
解答:
1、2007年折旧额=3420*5/15*9/12=855(万元)
2、2008年折旧额=3420*5/15*3/12+3420*4/15*9/12=969(万元)
3、2009年折旧额=3420*4/15*3/12+3420*3/15*9/12=741(万元)
4、2010年折旧额=3420*3/15*3/12+3420*2/15*9/12=513(万元)
5、2011年折旧额=3420*2/15*3/12+3420*1/15*9/12=285(万元)
6、2012年折旧额=3420*1/15*3/12=57(万元)
借:制造费用
入账金额见上面计算
贷:累计折旧 入账金额见上面计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