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新掠影(1)——滔滔雅拉河走近墨尔本

标签:
旅游杂谈墨尔本雅拉河联邦广场 |
分类: 澳新掠影 |
1.2018年5月11日,我们一行六位退休老人加入了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团队,在唐领队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14天的澳新行。唐凌领队是一位女生,三十多岁,美丽、温婉而热情,对工作认真负责。一路上对旅客关怀备至,让我们充满了温暖和感激。经过十个小时空中飞行,我们到达了本次行程的第一站墨尔本。墨尔本海关服务生笑脸相迎,服务态度普遍友好和善,因为您的到来是对他们无烟工业--旅游业的最大支持,您就是一点英语不会,也不会影响您的半点行程。这是墨尔本机场外面观。
2.到墨尔本机场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刘姓女士,虽说五十出头,但风韵犹存。成都人,来墨尔本已有三十多年了,特别健谈,讲起墨尔本,滔滔不绝,娓娓道来。在机场,她特别叮嘱我们多穿点衣服,因为澳大利亚冬天就要来了,近几天有点冷。澳大利亚、新西兰为了迎接中国人的旅游热潮,配备了懂汉语的华人导游,华人司机,住华人旅馆,吃中式饭菜,有些景点还有汉语讲解,方便了我们的旅行。这是我们吃饭时拍的普通街道。今天的饭局叫中式团餐,有烧鸡块,红烧牛肉,西红柿炒蛋,烧豆腐,炒蔬菜。西红柿蛋汤。五菜一汤,按合同来的。我们吃了到达澳大利亚后的第一餐,感觉良好。
3.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1788年1月26日,英国将第一批犯人流放到了悉尼湾,此后80年间,英国共有16万犯人流放到澳国。第一批犯人来的时间就是澳国的国庆日。至今已有两百多年。早期是英国犯人,后来是欧洲其他国家移民,再后来是亚洲各国来的移民,现在印度的、中国的、阿拉伯国家的移民也不少。澳大利亚人口2400万,华人具说有150万。移民组成了、创造了这个国家。这是我们吃中餐的饭店。老板是华人。
4.雅拉河从雅拉山脉走来,全长240公里,从墨尔本市流过,流向南太平洋。在末端的两侧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码头,码头上高高大大的港机在不停地装卸着货物,导游说百分之七十与中国有关,这些港机也是中国制造。雅拉河静静地流淌着,从古代走来,这里是入海口,雨量温度适宜,可以想见,当年土著人在这里过着多么无忧无虑的生活啊。1788年英国人来了,平静的生活就此结束,他们被杀戮,被驱赶。后来这里发现了金矿,淘金潮席卷全球,这里被誉为新金山,移民们涌进这里,在两岸建起了城市,河上架起了桥梁。这是市中心远眺。
5.雅拉河河水并不清澈,现在已是深秋还有点浑浊,后来我才听导游说,这里的雨季是秋冬季节。这里天低云低,仿佛触手可及。飘来一片云,就是一阵雨,说下就下,来去匆匆。城市建筑在两岸展开,许多教堂、公园,广场,商店、马路;还有议会大厦以及居民的小别墅,星罗棋布似的分布在雅拉河两岸。
6.我们到达了市中心--联邦广场、火车站、王子桥。在联邦广场和王子桥上,我们一行留下了美丽的倩影。您千万不要认为在市中心联邦广场就可以到附近狂买一通。这里没见大型商场,也不像万达广场,有吃有喝的,有玩有看的,有逛有买的。这里只有几家大一点的咖啡厅,本地居民们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喝上咖啡,坐在河边或者街边,与家人、朋友聊聊天,度过美好的下午时光。
7.在市中心附近高楼林立,鳞次栉比。古老的建筑散发出青春的光芒和活力。老火车站历经一百多年风雨仍然在使用。一方面说明古建筑保护的好,另一方面也说明需求不足。据说坐火车的人很少,都是儿童和老人,他们是免费群体。火车也只能到郊区,到其它大城市没有火车,只有坐飞机。墨尔本没有地铁,据说也是因为人少地大、路远而成本太高。也很少看到立交桥等,而家庭小汽车很多,每家1-2辆,堵车时有发生。
8.1955年的奥运会曾经在这里举行。河对岸就是当年的奥运会体育馆。澳网赛事的网球场也在雅拉河岸边,大巴一晃而过,没能拍照,老乡李娜正是在这里捧杯的。墨尔本城市很有意思,高楼不多,矮楼不少;新楼不多,旧楼不少;别墅面积大,窗户小;马路宽的不多,窄路不少;直路不多,弯路不少;人的福利很多,自费很少。失业很早,退休很老。鱼肉食很多,蔬菜很少。
9.西方的文化总想留下什么,这不,大英帝国的皇家马车在这里已经消失。为了唤起人们对那辉煌时代的念想,公司安排了几辆皇家马车在市中心的马路上循环走行,并不提供给游客乘坐,仅供人们观赏拍照留念。的确是一道风景,换回了人们的记忆,那一去不返的大英帝国的荣光。上图为三位美少女,化妆成美丽的海鸥,翩翩起舞,招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