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山:2017,枫泾古镇的年味

分类: 美丽的中国 |

2.2017年春节,这是我们退休后在上海过的第六个年,按过去的习惯,大年三十,我们和亲家等亲戚在市区吃团年饭,正月初一到庙里烧香祭祖祈福,初二,女儿、女婿带外孙子开车回我们金山家住下,算是回娘家拜年,“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给外孙子的红包是必需的。至于红包的大小就量力而行了。接下来就是到附近去玩了。今年上海外环以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效果还真不错。没有一个违规燃放的,因为雾霾的问题,大家都很自觉,只是在市区过年少了些年味,到乡下古镇寻找年味成了新宠。这是大年初四,我们一家老小开车从金山出发,经过约四十分钟行驶,到达了枫泾镇。看起来大家兴致不错,老伴、女儿、女婿、外孙子都笑了,喊一声“枫泾镇”,“新年好!”,”耶!”
3.从市区来的客人还真不少,虽然路上没有堵车,但到达景区时汽车一辆接一辆,在交警的有序指挥下鱼贯而入进得镇来。镇内河道纵横,街道、牌坊和巷道保存和修缮完好。古桥和新修的小桥相得益彰,横跨在小河上,显得美丽而安详。在镇里的停车场停好车,我们就从这座小桥上步行进入镇里。
4.古镇街道不宽,店铺和屋舍鳞次栉比,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廊檐下,每个店门都贴上了红色的楹联。儿童小风车和气球、彩旗在微风中飞舞。约摸十一点左右,街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人们扶老携幼,喜气洋洋的来到了小镇,小朋友们“我要买棉花糖”,“我要买气球”,“我买糖葫芦”的声音不时传来,这里一派春节的祥和气氛。旅客来自上海、江浙及其它地方。大家都来到这里尝尝年味。
5.看到这张照片,让我想起已故画家陈逸飞先生的一幅著名油画
6.小镇的河流很多,纵横交错,镇中心有两条河一条称界河,在古代,一边是吴国,一边是越国,所以叫界河。另一条叫市河,也就是旁边有长廊的河。两河在镇中心交叉。这些小河的上游连接浙江天目山水系,向下注入黄浦江水系,最终注入东海。镇上的小河是生命之源,哺育万物,生生不息;在古代,小河又是交通的通道,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担任着物资的运输和交换。
7.古长廊是枫泾古镇的典型建筑,长廊全长268米,长廊的一侧是商店和民房,而另一侧称为市河,全长1200米。长廊替游客遮阳避雨,路边的小凳小桌供游客上岸歇息、餐饮。看看古长廊的廊檐和廊柱,古老中透出几分厚重与沧桑。
8.从市河望去,家家房子枝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近水楼台,层层石级通向河埠,或依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江南游船穿行于市河之上,人景辉映,暖阳西照。美不胜收。
9.小吃街位于界河两岸,这里商贾云集,客商临水成街。如今修复的枫溪长廊南起至和桥,北至竹行桥,全长300多米。沿着长廊漫步,沿街各种小吃店不断。什么唐氏私房菜、豆腐干、棉花糖、糖葫芦、糍粑、年糕、芡实、小鱼干、蹄膀、粽子、馄饨、烧卖等要有尽有。你可以停下你的脚步,找个小凳坐下,一边品尝各种美味,一边欣赏河边景色好不怡人!我们一家找了个河边的小餐馆坐下,点了一些当地的土特菜,花去三百元,吃的挺满意的。老伴顺便买了个簸箕用了四拾五元,小外孙子买了点棉花糖和小风车花费不多。
10.我们一行正在河边漫步,欣赏着水乡的美景,一曲委婉动听的戏曲歌声传来,放眼望去,一对业余的戏剧票友正在古戏台上表演。这里是古代吴国与越国交界处,越剧、沪剧、昆剧都十分流行。由于不懂当地语言,他们咿咿呀呀地唱的是哪一出不得而知,是”白娘子传奇”?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疑或是“唐伯虎点秋香”?。这里文化发达,出过画家、书法家等,丁聪及其他画家的画展室也设在这里。上图就是一个画展室,可以免费进入参观。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