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2015-01-11 13:26:03)
标签:

旅游

分类: 美丽的中国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1.“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鼓浪屿遥对着台湾岛,台湾是我家乡;登上日光岩眺望,只见云海苍苍;我渴望,我渴望,快快见到你,美丽的基隆港”,一首脍炙人口的鼓浪屿之波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厦门市。厦门市位于厦门岛上,通过五座大桥与大陆相连,我们下榻的宾馆位于海沧大桥旁,桥上车水马龙,夜晚灯光璀璨风景煞是好看!这是从鹭江上向厦门远眺。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2.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与厦门市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誉。小岛完好地保留着许多具有中外各种建筑风格的建筑物,有中国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庙宇,有小巧玲珑的日本屋舍,也有19世纪欧陆风格的原西方国家的领事馆,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誉。鼓浪屿还是音乐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鼓浪屿原为清静小岛,岛上民风淳朴,所呈现的慢生活和小清新吸引中外游客前往。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3.万国建筑博览近年陆续建成的:有原鼓浪屿公园中改海底世界;有郑成功高大雕像及浮雕的皓月园;有中国著名妇科专家林巧稚大理石像的毓园;灌木花卉、棕榈婆娑、华果飘香的会桥亚热带植物引种园;陈列厦门千年历史、特区建设概貌的厦门博物馆;颂扬英雄业绩的郑成功纪念馆;以及延平公园和港仔后游泳场、中山图书馆、人民体育场,和有园林建筑风格的鼓浪屿别墅、观海园旅游渡假地、鼓浪屿宾馆等。 

  这是林语堂结婚的厅堂、新房仍在。别墅为英式,拱券回廊,前部为两房夹一厅,为两层坡顶。后部中间为小花圃,两旁为二层小楼,连着前面的主房,后花园里还有鱼池。别墅的线脚重叠纤丽,而二楼的栏杆却甚简约。地下隔潮层并不低矮,保证了其上的厅房干燥舒适。一楼中厅拱券前为一长长的石阶,石阶四周为古榕、龙眼、玉兰,把小花园笼罩得浓荫婆娑,清新凉爽,一派温馨的氛围。林语堂在鼓浪屿求学,寄寓这里。结婚后,他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名人。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4.这是别墅之一,哥特式建筑。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5.造型不一的别墅。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6。这是毓园内林巧稚大理石像。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7.我和老伴在鼓浪屿街边咖啡屋小息一会!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8.2000年1月落成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位于菽庄花园的“听涛轩”,陈列了胡友义先生收藏的7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9.曾厝垵,坐落在环岛路旁的一个小渔村,名气远没有鼓浪屿大,但是也正因此才得以保留那份最原始的美好。在这里,坐落着十年时间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生的一百多家客栈,各有风格,各有情调,价格却比鼓浪屿便宜的多。在这里,除了游客,还能近距离接触居民的生活,这里融汇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有厦门独有的,香火旺盛的妈祖崇拜。

在这里,建筑颇有特色,不论是红砖古厝和南洋风格的“番仔楼”都书写着华侨遗风,随处可见的铁花和瓷砖也为这里平增了一份感觉。我们在这里品尝了厦门有名的沙茶面。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福建厦门:鼓浪屿之波与美丽的厦门
10.福建土楼的形成与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著名大迁徙相关。西晋永嘉年间,即公元4世纪,北方战祸频繁,天灾肆虐,当地民众大举南迁,拉开了千百年来中原汉人不断举族迁徙入闽的序幕。进入闽南的中原移民与当地居民相互融合,形成了以闽南话为特征的福佬民系。辗转迁徙后经江西赣州进入闽西山区的中原汉人则构成福建另一支重要民系——以客家话为特征的客家民系。福建土楼所在的闽西南山区,正是福佬与客家民系的交汇处,地势险峻,人烟稀少,一度野兽出没,盗匪四起。聚族而居既是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要求,更是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使然。福建土楼依山就势,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筑材料,是一种自成体系,具有节约、坚固、防御性强特点,又极富美感的生土高层建筑类型。这些独一无二的山区民居建筑,将源远流长的生土夯筑技术推向极致。乾隆年间,永定广种烟草,被称为“烟魁”的条丝烟大发展,畅销大江南北、南洋各地,大批烟商大发其财,又因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仕官辈出,使永定的豪门富翁和部分民众有了大兴土木、建造规模宏伟的土楼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基础,永定客家土楼建筑出现了其他客家地区望尘莫及的鼎盛时期。这些高大土楼因取材方便,在技术和功能上臻于完善,在造型上有高度审美价值,而辐射周边客家地区。永定土楼作为客家土楼中最优秀的作品有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全面展示了客家文化。在永定区域内现存有23000多座土楼,建于清朝以前的8000多座,被誉为“福建土楼之都”。无论是数量、品质、组群、历史渊源、文化内涵等方面,永定客家土楼都有独特优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