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看舟山群岛,访海天佛国-普陀山

标签:
舟山群岛普陀山瞿佐发旅游 |
分类: 美丽的中国 |
1.舟山群岛像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海上,那里有风光旖旎的景色,还有海天佛国-普陀山,观音菩萨的圣地,我要去看看舟山群岛,访海天佛国-普陀山。过去从上海到那里要坐船需几天,现在修通了杭州湾跨海大桥,从上海的人民广场到舟山的朱家尖约四个小时,这是大巴行驶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天下着雨,照片不太清晰见谅。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比连接巴林与沙特的法赫德国王大桥还长11公里,已经成为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候选世界纪录,成为继美国的庞恰特雷恩湖桥和青岛胶州湾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后世界第三长的桥梁。
2.1950年七月十五日舟山群岛解放,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舟山市,辖2区(定海区、普陀区)2县(岱山县、嵊泗县),实行以市领导区、县新体制。舟山群岛有大小岛屿1390个,连水域总面积2万2千2百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371平方公里。岛与大陆之间,大岛与大岛之间由大桥相连。我看到有四座形态各异的大桥,这是其中一座。
3.登山揽胜,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岛浮在海面上,点点白帆行驶其间,景色极为迷人。前人对普陀山作了这样高的评价:“以山而兼湖之胜,则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胜,当推普陀。”把普陀与人间天堂西湖相比,应该说,这个评语是客观的。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论在哪一个景区、景点,都使人感到海阔天空。虽有海风怒号,浊浪排空,却并不使人有惊涛骇浪之感,只觉得这些异景奇观使人振奋。
5.从朱家尖到普陀山坐小船需二十分钟,一下船便到了普陀山大门,这里有江主席的题字“海天佛国”。
6.“不肯去观音院”的由来故事: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日僧慧锷请五台山观音像归国,因风阻上岸与山民张氏在潮音洞上共建此院供奉观音。后梁末帝贞明年间(915-920年),由“不肯去观音院”扩大为寺,后迁到现在这个地方的。
7.普济寺大殿正对普济寺山门。周围玉液拥抱,粉墙环绕。夏日荷花盛开,绿叶田田,红花亭亭,景色迷人,憩此玩赏,凭栏临风,清香扑鼻,顿觉暑气全消,令人心旷神怡。桥南的御碑亭,在湖心亭前,与海印池相连。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共有10殿、12楼、7堂、7轩,计23l间,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
8.清雍正九年(1731年),雍正第代书御白玉碑一方,高 3米,宽1.5米。碑文记载普陀山历史,碑额上雕龙栩栩如生,书法遒劲刚健。石刻非常精美,可谓双绝,碑极名贵。
9.东面有一座为拱桥,称永寿桥,长40米,宽7.5米,高6米,系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所建。桥上石栏柱头,刻有狮子40座,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石桥古朴典雅,为雕刻中的珍品。
10.法雨寺创建于明万历八年,因当时此地泉石幽胜,结茅为庵,取“法海潮音”之义,取名“海潮庵”;万历二十二年改名“海潮寺”,三十四年又名“护国镇海禅寺”。后毁于战火。清康熙二十八年,普济、法雨二寺领朝廷赐帑,同时兴建;后法雨寺的明益禅师又孤身入闽募资,历时三年,将所募财物用以建圆通殿,专供观音佛像,两年后又建大雄宝殿,供诸菩萨。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清朝廷又赐金修寺,修缮大殿,并赐“天华法雨”和“法雨禅寺”匾额,因改今名。同治、光绪年间又陆续建造殿宇,成为名动江南的一代名寺。
11.观音殿又称九龙殿,九龙雕刻十分精致生动,九龙殿内的九龙藻井及部分琉璃瓦从南京明代宫殿拆迁而来,被誉为普陀山三宝之一。整座寺庙宏大高远,气象超凡;
13.观音殿前香炉塔高高矗立,据说游人如将币投入塔上或塔中,观音将保佑你从此荣华富贵,可见许多游客在向香炉塔投币,满地都是硬币。这个游客正在捡拾硬币准备再投。
14.南海观音立像台座三层,总高33米,其中佛像18米,莲台2米,台基13米,台基面积为5500平方米。佛像顶现弥陀,左手托,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体现了观音菩萨“慧眼视众生,弘誓深如海之法身。”佛像采用新型仿金铜精铸。观音立像工程浩大,实为普陀开山以来之空前大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南海观音”题词,工程于1996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奠基动工,至1997年农历六月竣工,九月二十九日举行开光大典,为普陀山增添了新的人文景观,成为海天佛国的象征。“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的观音大士,是世上佛教信众的信仰核心。“南海观音慈被大千,普陀新景光照千秋。
15.沐浴佛光,放飞梦想,欢呼雀跃在千步沙场,博客很短,情谊很长,来去匆匆;这里的寺庙很多,香客络绎不绝,但敬香有序,明码标价,不宰客。印象深刻的是吃斋饭,5元一份,一碗菜,一碗饭,不浪费,不够可再加。膳房内静静,人人平等;海产品丰富,“东海鱼仓”和“祖国渔都”名不虚传。我相信舟山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