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生学习意志力的一些尝试
(2014-07-10 13:01:55)
标签:
情感 |
培养高中生学习意志力的一些尝试
夏雪
学生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知识深了,需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学习也不能只凭兴趣了。这时意志力的强弱将决定学习成绩的高低,意志力成为学习的重要一环。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形式。而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就叫做意志行动,它是人所特有的。意志的基本品质是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种种成就,都与自身的意志努力分不开。作为为自己的一生奠基而攻关的高中学生更需要意志力——学习的意志力。下面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培养高中生学习意志力谈一下个人的尝试。
一、意志力问题在高中生普遍存在
高中学生对外界或成人的依赖性逐渐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交往的增多,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与自我控制能力增强,然而学习意志力还相对薄弱的情况普遍存在。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我期望较高,这些同学在初中一般都是尖子生,自我发展的意识强。这本来是好事,但表现在一些学生身上却成了包袱。这是因为高中的学习内容不论从量上还是从难度上都大了许多,要求也高,所以遇到困难时的感受也就特别强烈。另外,强大的学习压力往往会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时产生失败感,无所适从,思维混乱,乱了阵脚。
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时,或者垂头丧气,或者一蹶不振,不能刻苦努力。他们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或睡大觉,认为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不愿意多看书,多钻研,一拿起书本就头疼;不能够很好地利用时间,一会儿学习,一会儿干别的事,结果一事无成;经常立志,经常下决心,但是遇到情绪不好时,或是遇到挫折时,又是灰心丧气,什么也不愿意学。
二、培养他们为实现理想努力拼搏的精神
情感和意志从哪里来?是自己的理想、抱负和顽强奋斗的精神。没有理想的人是无法面对困难的。高中生应该把祖国振兴和个人成才结合到一起,从小立大志,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如果把理想定在发财上,有了钱就没有理想了,所以许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不成器。如果没有理想,活一天算一天,就更没有学习的动力了。为了培养情感和意志,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在自己的床边、案卷、课本或作业本、日记本的扉页上,写上自己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当他们在学习中受到各种因素干扰时,便提醒自己,增添克服干扰的力量,以保证自己的行动能紧紧对准目标。现在有不少高中生,自从进入高中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原因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有的上学是遵从父母之命;有的是受社会影响,认为学习无用。这些学生由于缺乏目标,而学习没有信心,惰性大,怕苦怕累,浅尝辄止,浮夸抄袭等。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终生的事,不仅高中要学习、大学要学习,工作了也要学习,到退了休还要学习。这样想,学习就不是什么“苦差使”了。当然,高中阶段的学习确实难度大,非常不容易。但要让学生知道这是在为自己的一生奠基,不吃点苦是肯定没有出路的。当一个人培养了正确的信念、理想、世界观,才会百折不挠、奋斗到底。一个人的目的越高尚,理想越远大,行动中克服困难的意志也就越坚强。要真正使他们学习上进,就要指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实践证明,一个人有了目标才会去奋斗,才会孜孜不倦的去追求目标。
三、督促认真地完成计划,克服惰性心理
培养意志力的过程,大多要配合一个计划实施的过程,人要能够习惯于利用计划管理自己,因为计划实在是最能够形成效率的一种工具。而提高效率、以达成目标,才是培养意志力的目的。订计划的时候都是最有动力的时候,俗称三分钟热乎气儿,说的是人没长性。其实这也不是简单的责备,好好利用,也可以事半功倍。既然一开始的时候最上心,不妨就督促学生利用这段最有劲的时间把不喜欢干的、难干的都先干了,一方面将来懈怠了,做起简单的事也不会太为难,另一方面也许一鼓作气的,看前面这么难的事情都攻克了,后面心情一好,就能把计划完完全全地坚持下来,克服惰性心理。指导学生为了克服惰性心理,可以为自己的目标规定期限。最能成功的是那些目标最具体、明确的人。不要说诸如此类空空洞洞的话:“我打算多背诵一些古诗词”,或“我计划多读一点书”,而应该具体、明确地表示。在许多情况下,将单一的大目标分解或许多小目标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比如教师要指导学生制定诸如 “我打算每天背诵几首”,或“我计划一周中什么时候、几点读书”这样具体的学习计划,让学生事先安排每天要干的事情,并下决心不办好就不吃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例如,按时完成当天的作业,每天坚持记五个外语单词,每天坚持记一篇日记……这样一天天下来,自己的毅力也磨炼出来了。试想,在平时生活中连小目标都完成不了,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吗?所以高中生只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地完成计划,才能逐步形成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四、赏罚分明,注重自查监督
引导学生在完成计划的问题上要赏罚分明:当没有完成计划时要狠狠的惩罚自己;当完成计划时要多鼓励自己。比方说,今天该看书没看,看球去了,看完球还是把计划里的书念了,再多念点——别把这当惩罚,只当是预支了奖励。尤其是自己仅仅依靠意志坚持,完成了计划的一部分的时候,即便这只是偶然现象,也要大大地赞扬自己,激励自己再次坚持——意志就是这样形成的。学生看书的时候走神了,老师不急,不躁,不批评;但也不放纵,一旦发现了,轻轻地把心思领回到书上来,用耐心对学生,要学生好好看下去。另外就是引导方法的问题了。心理学上说单一的刺激效率高不了,看书不光要眼睛看,还要口读,更重要的是手写,这样的效率就能提高不少。主动的意志力能让学生克服惰性,把注意力集中于未来。在遇到阻力时,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在克服它之后的快乐,积极投身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具体实践中,那么就可能坚持到底。对教育而言,“爱”尤其重要,它贯穿于整个教育的过程,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少老师在学生困难需要关爱时,比较容易把握好爱的尺度,但当学生犯错误时,则往往奉行“打是亲骂是爱”的准则,把责罚当成了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但一位优秀的教师则不然。在意志教育中,要教会学生不断的检查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鼓励的习惯。学生进入高中后,班主任更要教育他们,“言必行,行必果”,培养他们的决断能力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使他们像大人一样,自己会学习、会生活,会处理各种问题,从而渐渐地成熟起来。
五、组织参加各项实践,刻苦磨砺
作为高中学生的 班主任老师,要创造机会,利用机会,放手让学生参与各种克服困难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与各种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把意志磨练得更坚强。比如劳动锻炼、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勇敢、机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优良品质。切忌只关在教室里、家里埋头读书,否则尽管有些学生学习不错,但由于意志薄弱、考试焦虑、思维错乱而名落孙山。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不仅使学生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力。例如,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强迫自己在每天固定的时间起床,然后到户外慢跑几公里的路程,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都要坚持跑下去。长期而艰苦的体育锻炼,定能使学生具备不怕苦、不怕难、知难而进,始终如一的意志品质。
六、设法激励学生,增强抗挫信心
每个人遇到困难总会产生失败感,心情自然不会好。但绝不能让失败感长期占居学生的心灵。情绪不好时可以建议学生出去走一走,放松一下,也可以搞点其他的活动,分散一下精力,等情绪好了再做。要有把困难放十天的心理准备,相信总会解决。要克服虚荣心,不要让学生以为一道题解不出就是学习退步了,也不要对自己的期望太高,遇到一点问题就不能接受。大量的事实证明,自己好像有自信一样地去行动,有助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顽强意志力的人。有这样一个故事,来自新泽西州的比尔·布拉德利是纽约职业篮球队的明星,除了参加正常的训练之外,他是每天一大早来到球场,独自一个人练习罚犯规球的投篮瞄准。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有自信,他终于成为球队里投篮得分最多的人。所以坚强的意志不是一夜间突然产生的,它是在逐渐积累的过程中一步步地形成的。这中间还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挫折和失败,必须让学生找出使自己斗志涣散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实践证明,每一次成功都将使意志力进一步增强。如果你用顽强的意志克服了一种不良习惯,那么就能获取与另一次挑战决斗并且获胜的信心。这是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激励学生保持乐观的情绪而取得的。激励学生能正视困难,知道自己是为克服困难而学习(没有困难还学什么?),那么学生逐渐就学会了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总之,以上的尝试,培养了高中生的毅力,提高了他们努力学习的意志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高中生学习意志力,以顽强的毅力,学习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不但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充实自己,而且要探索更多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意志力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