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连续两节的肚皮舞课,后腰与前腹肌肉酸胀。加上昨晚一晚没睡好,宝贝感冒咳嗽,时而给他吃药时而给他盖被子,折腾了一昼。早上九点不到,他就起来了。“妈妈,我起来看看书。”说起就起,这小子。“好,我帮你弄早餐。”我本能地转身欲起。“不用了,我自己会弄,蒸两个包子就OK了。”隔壁房间传来他的声音。“好吧!”我顺势又躺下了。
难得的周末,真起好好地睡觉。
迷迷糊糊间,手机哗啦哗啦地奏着我爱的旋律......我似梦非梦。“妈妈,电话响了!!!”噢!我没发梦,眼睛还没睁开就顺手将梳妆台上手机拿过来,随便按了一键,靠近耳朵。
原来是苗苗。
前几天见她在QQ上留言:我病了。心里纳闷着是不是南北气候交替缓不过来?还是回来以后忙晕了?还好,原来扁桃腺发炎,这是免疾力低下之故。“现在好啦!所以给你打电话”听起来,她的声音也蛮亮堂的,肯定心情也不错。
虚寒问暖之外,我们聊起了将这次培训的内容如何运用到现在的课堂之中。前天跟卢姐也聊起这个话题,看来咱仨可真是有共息:黄老师的这种流的编排恰恰给髋部过紧或曾经对开髋有所恐惧感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方法,也是一种练习的突破与飞跃。
正如,我对手倒立有所顾虑,一直都靠墙练。这次,在培训课上,尝试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苗苗当了我的辅助手,多次翻腾的刹那,有那么一两秒发现身轻无惧。于是,心里有了底。
与苗苗聊完,心中有了一个念头,我可以做手倒立!
于是,随便地将垫子一铺,热身开始了......儿子在那头做着作业,突然之间发出一个声音:“妈妈,你成功啦!”脚一下子落地了。因为我在尝试手倒立。
“再来,我给你拍下来。”儿子急忙地丢下笔和书,冲进房间拿出了相机。
是啊!我成功了,离开墙,心里什么也不想,只在找双手下压,胸口上提的力量,就那么,第一次停住了两秒,第二次停住了三秒,第三次三秒,第四次三秒,第五次五秒。
落地的那一刻,我愉悦了。
http://s7/middle/62683c9bg7d412da981c6&690
有时候,太刻意去做一件事,未必事成。
这是我的经验所在,几年前的头倒立就有明显的体会。上培训课,无论老师怎么掰,我一直都没有那种头顶与身体轻松的感觉,曾一段时间,下定决心:不成功不为仁。苦苦地练啊试呀,不但没有成功还拉得颈椎出问题了。
于是,被迫停下来。
当后来把调整肩膀与颈部的体式,在课堂上尝试变化着进级练习,突然有一天,醒悟了。这就是头倒立的垫基,只有掌握了这一点,倒立就是必须成功的。
有了这个概念后,一次偶然的机会,离墙远一点,在意肩膀周围与颈椎伸展的空间,起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