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子问道于老子而得道

(2015-11-09 20:54:45)
标签:

孔子问道于老子

圣人老子

终南山居士老子之子

小奥老师的中国梦

问道

分类: 【道仙终南山居士明道篇】

                     http://s5/mw690/001NJp6Xzy6WS5cDRsw24&690

                                                孔子问道

老耼,就是老子。老子的大智慧,孔子早有耳闻,心向往之。孔子当时虽然也是闻名天下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但他认为自己的思想和学问远不及老子,于是始终想着有朝一日能向老子求学问道。

 一天,孔子去见老子,老子刚洗完头,正披着待干。老子凝神伫立,行直身僵,像个木偶人。

 孔子见老子在静思练功,就知趣地退到门外等候。

 过了一会儿,待老子练完功,孔子进去,说:“我刚才看见先生形体直立不动,犹如枯木,又好像超然物外而遗世独立的样子。”

 老子说:“我心回归到生命的最初状态,游于万物的初原了。”

 孔子说:“怎么讲?”

 老子说:“心困而不能明理,闭嘴而不能说话,给你说个大略吧。至阴寒冷,至阳炎热;寒冷出于天,炎热出于地。阴阳相交,万物化生,这是万物产生发展的规律,但你看不到。生死兴衰,时隐时现,日迁月移,道无时不在此种起着作用,但你却不见它的行迹。生有所始,死有所归,生死循环,无有穷尽。这就是万物生死之根本。”

 孔子说:“请问游心于此的情景是怎样的?”

 老子说:“这种境界,至美至乐的境界,能够达到的,可成为圣人了。”

 老子所说的,正是道的“道可道,非常道”,它“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孔子由此得知,大道无形无迹、玄奥无穷,为天地之母之根,更领悟到老子静心功夫的关键,在于让内心回归纯朴真我的状态,而这,正是一个人超凡入圣的修养功夫之所在。

 又有一次,孔子对老子说:“我研究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自以为很久了,熟悉其中到的道理了,但凭此谒见72个君主,讲解先生您的道理,阐扬周公召公的业绩,可是没有一个君主采纳。太难了!是这些人难以说服,还是道理难以发扬呢?”

 老子说:“幸好你没遇到治世的君主啊!所谓六经只是先王之时的陈旧知识,怎么是真正的道呢?你所说的知识和道理,就像是足迹,是先人的足迹,足迹又不是鞋呀,怎么又用?百鸟雌雄相视但可生育;而虫类则是雄在上,雌在下,上下相交应和才生育。有种叫“类”的动物,身兼雌雄两性,能自生自育。本性不可该,运命不可变,时间不可留,道不可闭塞。得到道就能成功,世道必定失败。”

 孔子听得云里雾里,此后,他三个月没出门,在家静坐自修,然后,他再去见老子。

 孔子说:“我懂了。乌鸦喜鹊孵化而生,鱼儿濡沫而生,蜂类则是化生。弟弟出生,哥哥失爱而啼哭。我离开自然造化已经很久了,自己尚未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怎能去教化人呢?”

 老子说:“很好。孔丘得道了!”

 老子告诫孔子,他所学到的所谓六经不过是陈旧的知识,远远不是道。道需效法天地,与自然天地合一,观察天地万物,观察天地万物,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得道;得到道,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学以致用,教化天下。孔子最终认识到此,所以老子说他得道了。

     申明: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