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昆
一份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高尔夫球场建设情况调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到地方,“通知”中提出各地要再对本地9洞以上的高尔夫球场情况进行摸底,截止时间限定在10月30日。一时间,全国许多在建球场的施工进程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家都害怕工程被叫停、球场被停业。笔者认为,无论这次摸底行动的目的和结果如何,政府对高尔夫球场的态度都不应该是只是一刀切地“堵”,而应该在适当的时候“疏”。
自从2004年印发《国务院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发出后,各地高尔夫球场仍然在增加,据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调查,2004年以来,各地在5年的时间里,又新建了400多座高尔夫球场。这说明在政府高压管制下,人们还在想方设法地建设高尔夫球场。存在即有理,在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市场规律——有需求就有供应,政府的一纸文件就想阻止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在市场规律的面前显然是行不通的。
既然硬堵不是办法,靠疏导行不行呢?国务院限制新建高尔夫球场的初衷是为了保护耕地和控制环境污染,不可否认,确实有一些球场是占用耕地建造的,还有些球场在养护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染物,这些现象确实令人发指,但如果高尔夫球场不再占用耕地和污染环境了,政府的政策是否可以松动呢?其实,现在很多高尔夫球场都选择在废弃矿山、荒山或者垃圾场上建造,这种土地在国内有很多,根本就没有必要占用耕地,因此球场不再占用耕地是可以实现的;随着高尔夫专用药肥市场的不断完善,一些高效低毒农药和低残留环保型肥料相继问世,并得到了草坪总监的认可,因此政府完全可以采取监管式的疏导,规定在什么地方可以建球场,建什么类型的球场,污染物排放量如何等等指标,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这样既可以让球场投资商得到政策的保护,也能让地方政府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
这次7部门联合摸底行动的结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因为决策并不是高尔夫业内人士可以左右的,但作为一名业内人士,我们应该先向政府表示出友好合作的态度,遵守游戏规则,借着高尔夫纳入奥运会这一利好消息,突破以往的发展模式,让高尔夫产业更好更快地在国内发展。
注:本文转自高缘网:http://www.igolfyou.cn/space-724-do-blog-id-596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