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缘网:高尔夫入奥 球场有望扬眉吐气

(2009-12-14 18:00:59)
标签:

杂谈

来源:中国花卉报    周昆     2009-12-11 14:13:49

 

  北京时间10月9日,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投票决定,高尔夫成为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听到这个消息,北京林业大学高尔夫教育与研究中心韩烈保教授兴奋地说:“高尔夫的春天终于来到了!”中国高尔夫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张小宁也在消息发布后公开表示:“从国家体育总局到中高协,会团结一心,提供一切便利条件,争取中国高尔夫运动在高球入奥的大环境下加速发展。”自从2004年政府对高尔夫球场建设下发禁令以来,高尔夫球场始终不敢正面世人的目光,入奥之后,中国的高尔夫球场极有可能借助奥运会这面旗帜走出“灰色地带”。
  入奥刺激社会各界关注高尔夫
  近日,CCTV-5对上海佘山高尔夫球场举办的汇丰杯冠军杯巡回赛进行了直播。来自全国各地的高球爱好者到现场观看了这场国内最顶级的赛事,上万名观众使球场显得拥挤不堪,“央视都来了,国内的高尔夫球比赛从未受到过如此高的关注度,这和入奥有很大关系。”观看过比赛的雨鸟(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海鸥告诉记者。
  高尔夫入奥,带来的不只是民众的关注,更关键的是体育部门的重视。曾经搞过体育的周海鸥说,在中国,当一个体育项目可以在奥运会上拿金牌的时候,它必然受到政府的关注。按照奥运战略,高尔夫进入下届全运会几乎没有悬念,由此可见,发展高尔夫运动和硬件设施很有可能被地方政府提上预案。
  社会关注度的提升将吸引大批中产阶层参与高尔夫运动。北京丰台区方庄小区内有一家由学校操场改造而成的高尔夫练习场,消费水平在北京地区属于低端,该练习场经理告诉记者,自从高尔夫入奥以后,这里的客流量明显增多,每天晚上7点以后,打席位基本都被占满。北京女人街某高尔夫用品专卖店经理就是一位高尔夫球爱好者,他告诉记者,现在两千元左右的中低档球杆走量非常好,这说明一部分中产阶层人士开始对高尔夫产生兴趣。
  公众球场或增加
    如果高尔夫运动仍然被视为奢侈运动,将阻碍这项体育项目的发展,因此,由政府出面开发低价公众球场的可能性就会存在。
  美巡赛专员芬臣在谈论高尔夫入奥时有个重要观点:一项运动必须有群众基础才有可能培育出世界级球手。
  “要培养一个世界排名前20位的球手,你需要有训练设施,需要有许多男女运动员参与竞争。你不可能用一个健身房把10个人变为世界级高手,数以千计的球手参与这项运动才能诞生顶级球手。”美国著名高尔夫球场设计师尼克劳斯曾表示,中国需要在5年内修建1400个公共球场才能满足需要。
  面对国内公众球场缺乏的现状,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行动。11月15日,广东省高协和深圳市高协官员在深圳龙岗公众球场召开会议,研究公众高尔夫球场的发展。会上,广东省高协主席许德立表示,明年将在东莞市新建一家公众球场,并将一家私人会员制球场改造为公众球场,以培养高尔夫运动员和爱好者。据悉,此决策已经得到省领导的支持。记者在连线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草坪总监曾志和时,他显得十分兴奋,“凭借奥运这面大旗,高尔夫球场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亮相在世人面前了。”
  广东省是新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源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新中国第一家球场中山温泉在这里诞生,中国第一家公众球场也出现这里。前卫、开放的思想让广东的高尔夫产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建一家,改一家”是国内公众球场又一个大胆的尝试,日后是否可以大规模推广还要拭目以待。
  建养品质有望提升
    目前国内球场依靠场地运营盈利的并不多,这是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一个弊端,但只要公众球场的数量增加,纯高尔夫消费市场将会扩大。为了争夺这块市场,球会业主必然会通过加强建造和养护的投入来提高场地品质,人才素质和场地建养水平也将随之提升。
  在高尔夫入奥之后,已经有一些商业培训机构和民间团体注意到这一点,开始针对未来的高尔夫市场培养专业化人才。10月16日,圣安德鲁斯(中国)高尔夫草坪管理中心成立,10月20日,中国高尔夫总监网正式启动,此外,上海、海南、云南、广东等高尔夫产业密集区的行业协会也越发活跃,这些利好将对国内球场养护人员素质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对于高球场的养护产品市场来说,市场的扩大和人员素质的提升会使行业趋于规范化,“市场扩大之后,球会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通过球会的自律和行业监督机制,行业风气会更加规范。”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潘全山告诉记者,“但这个过程会比较漫长。”

 

本文转自高缘网:http://www.igolfyou.cn/7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