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教育 |
“这都是你做的吗?”
“黑色的(花束)纸上(原来就印着)有,花是我做的。”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ZHE1SIGG.gif诚实,以前为讨好而回答“是,全都是!”
“你是怎么做的呢?”
“把纸揉呀揉,使劲在手里一(攥,用动作代表,可能是语言还不能表达),涂胶水粘,再压(在纸上)就行了。”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ZHE1SIGG.gif记忆、逻辑顺序。
“你看最左边和最右边有两朵粉色的花你粘错位置了哦。”
“没有。(手指着最左边没有花的花枝和下边的花束)这里的花(开败)掉在(花束包装)纸上了,(手指着最右边玫瑰花下边的花),有(玫瑰)花不能(再)粘了,我把这花插在(花束包装)纸里。”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ZHE1SIGG.gif观察力、想象力,以前是完全根据老师的要求或和老师一起做。
对于孩子曾经出现的问题,我所下的小功夫:
1.为什么孩子喜欢承认不属于自己的“功劳”?
2.为什么孩子回忆学过的东西时是跳跃性的没有顺序,甚至“失忆”?
所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彤彤在1岁多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注意力很不集中,我曾经努力改变(博文《提高注意力,从改变育儿态度做起》),也确实有所收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孩子的世界在不断地延伸拓展,老办法势必要升级,于是我试着做了一些“小游戏”——
(1)延长注意的时间: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把她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记录下来,下次讲故事时试图延长1-2分钟,再来就延长3-5分钟......,如果他能坚持听下去就给她一个小奖励(如贴画)。
(2)拓宽注意的范围:我和彤彤一起读了一本可爱的绘本,也可以说是玩,这本书是很简单的,图画中一共三排动物,每排8种动物,动物有不同的颜色,然后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在红色背景下寻找躲起来的红色动物,在绿色背景下寻找躲起来的绿色动物……中间夹杂着寻找哭的、生气的、转过去的……动物,最后是在黑暗中剩下全部动物的眼睛,让你凭眼睛猜动物。主要是考小朋友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并感受背景色和主体同种颜色的变化,它就是《谁藏起来了》。
(3)调节注意的节奏:用好表达顺序的关键词,要求孩子陆续完成几个简单的小任务。《洗手歌》——冲冲水擦肥皂,搓手心搓手背,再搓搓手指缝,开龙头洗洗手,捧捧水冲龙头,甩甩手擦擦干,我的小手真干净。
http://s2/middle/6266b097t90ede693a1a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