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6/bmiddle/6266b097t79ab6f653f8f&690&690
前天晚上,彤彤把水瓶盖拧开,将水洒了一身,我很生气——幸亏这是可以入口的温水,如果是热水,岂不烫个皮开肉绽,我说过很多次为什么记不住呢?!愤怒之下,我抬手打了彤彤。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我又疼又气。换上干净的衣服,也许是哭累了,彤彤乖乖地躺在枕头上一声不响,我拍拍她说:“小宝,妈妈给你唱个歌睡觉吧?”,没想到,彤彤竟然摇摇头,便闭上了眼睛。夜里,彤彤在睡梦中突然大叫,双手摇动,彤爸哄了一会儿她才睡着。第二天,彤彤自己玩,在不如意的时候就会乱打玩具,我感到很惊讶也终于意识到,这一巴掌不仅打在了彤彤地身上,也给她的内心带来伤害!
看了美国作家jeanne Elium & Don Elium夫妇写的书,我终于明白——
“惩罚是治理犯罪的最好方法”这句老话在教养孩子的舞台上并不适用。如果把女儿的不良行为看作是犯罪,那么一开始就错了。事实上,惩罚很少能和不良行为联系起来。女儿把水洒在身上从被斥责和羞辱中受到的唯一教育就是:妈妈的大声喊叫和巴掌打在身上的疼痛,这很让人害怕,很让人尴尬。惩罚女儿或许能够缓解我自己的焦虑和沮丧,稍感好受,但并不能教会女儿更加小心或在喝水时表现地更好。打屁股,责罚等方法可能会暂时阻止女儿地不良行为,但多数情况下,那些让人讨厌的,不负责任地或危险地行为可能会在其他的地方重新出现,因为惩罚并未教会女儿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惩罚意味着使用暴力,作为一种阻碍性行动,它只会引起愤怒,不满和报复的欲望。由于惩罚通常会引起羞耻,嘲笑,威胁,暴力和孤立,使用惩罚有时反而会加强试图消除的不良行为。
顿悟后,我诚恳地当着彤爸的面向彤彤道歉:“小宝,对不起,妈妈不该打你,妈妈不应该让你自己做危险的事,以后在彤彤做错事的时候,妈妈一定好好告诉彤彤为什么这样做不对呢?下次应该怎样做呢?好不好!”,彤彤看着我说:“好!”,我很欣慰,彤彤能原谅我,但我知道孩子内心的伤口还需要时间平抚。
彤彤,原谅妈妈的无知与自私,在你成长的道路上,妈妈一定会不断打磨自己,做一个真正了解你,爱护你的好朋友,好妈妈!
本文博客首页纪念
http://s15/bmiddle/6266b097t7cb4c87bd2d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