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
(2009-10-14 19:32:10)
标签:
无机化学实验杂谈 |
实验五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碘量法、标定硫代硫酸钠浓度的原理、方法与操作技能。
巩固滴定分析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容易风化,潮解,因此不能直接配制标准浓度的溶液,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为了获得浓度较稳定的标准 溶液,配制时,必须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以抑制蒸馏水中 。微生物与 作用而分解,同时蒸馏水必须保持微碱性,防止 在酸性溶液中分解。
标定 的基本反应是:
反应条件为中性或弱酸性。其中的 是由强氧化剂与KI定量反应所得,常用强氧化剂基准物一般为: 等。与KI的反应为:
而 与KI反应速率慢,因此,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应充分了解反应速率,使滴定速率与反应速率相吻合。故在标定 时, 与KI作用必须KI过量,而且要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应。
三.、实验用品
仪器:分析天平、碘量瓶、滴定分析所需仪器
试剂: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Na2S2O3、基准重铬酸钾(K2Cr2O7,需于130℃烘至恒重)、硫酸溶液(1+8)、碘化钾(KI)、硝酸[w(HNO3)=
0.65~0.68 ]
四、实验步骤
1 溶液的配制
1.1称取13g结晶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8g无水硫代硫酸钠,溶于500 mL水中,缓缓煮沸10 min,冷却。放置2周后过滤,待标定。
2 标准溶液的标定
称取基准重铬酸钾0.15g(称准至0.0001g)于碘量瓶中,加25 mL水使其溶解。加2g碘化钾及20 mL硫酸溶液,盖上瓶塞轻轻摇匀,以少量水封住瓶口,于暗处放置10 min。取出,用洗瓶冲洗瓶塞及瓶内壁,加入150 mL水,用配制的Na2S2O3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为浅黄绿色),加入3 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为终点。所以终点的判断应为褪色后30秒内不变蓝即可读取Na2S2O3滴定液消耗的体积。平行标定三份。同时做空白实验。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项 |
1 |
2 |
3 |
倾样前称量瓶+试样质量(g) |
|
|
|
倾样后称量瓶+试样质量(g) |
|
|
|
m K2Cr2O7 (g) |
|
|
|
滴定消耗Na2S2O3的体积V(mL) |
|
|
|
c(Na2S2O3) (mol/L) |
|
|
|
c(Na2S2O3)平均值(mol/L) |
|
||
绝对偏差di |
|
||
相对偏差Rdi |
|
c(Na2S2O3) =
式中 c (Na2S2O3) ——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1
六、思考与讨论
1.配制 所使用的蒸馏水为什么要先煮沸再冷却后才能使用?
2.为什么要用强氧化剂与KI反应产生 来标定 ,而不能用氧化剂直接反应来标定 ?
3. 如何配制和保存浓度比较稳定的I2和Na2S2O3标准溶液?
4. 用As2O3作基准物标定I2溶液时,为什么先要加酸至呈微酸性,还要加入NaHCO3溶液?As2O3与I2的化学计量关系是什么?
5. 用K2Cr2O7作基准物标定Na2S2O3溶液时,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KI和HCl溶液?为什么放置一定时间后才加水稀释?如果:(1)加KI溶液而不加HCl溶液,(2)加酸后不放置暗处,(3)不放置或少放置一定时间即加水稀释,会产生什么影响?
6.为什么用I2溶液滴定Na2S2O3溶液时应预先加入淀粉指示剂?而用Na2S2O3滴定I2溶液时必须在将近终点之前才加入?
7.为什么指示剂要在终点时加入而不是在滴定时开始前加入?
8.间接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应如何避免?
9.为什么在滴定前应加水稀释?若没有稀释就进行滴定,将对结果造成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