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62659e31g7478d31145fb&690
文学的责任与使命
一、学习的态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沉下心来学习,持之以恒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学习时事政治,提高自己的的政治思想水平和对事物的判断力,保持自己的思想能跟上形势,配合形势。
二、学习新知识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原有的知识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所拥有的新的知识已经没有我们的后辈掌握的多,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已经成为我们的老师。我们所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行为准则、文化理念去管理他们,教导他们,显然会受到他们的反问,这是造成“代沟”的
基本原因。
三、走进大天地学习、实践,农村、企业、军营、学校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我们学习的知识,学习的行业文化,学习的人物心态,学习的生活场景,这是我们的新课堂,因此我们不要拒绝这种学习方式。要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里汲取写作的营养。
四、写人与做人
文学作品的中心是反映人物在社会中的心灵变化、思想行为和生活认识,因此我们作者要先做人,后作文,丁玲说过,做人贵在直,做文贵在屈。她总结了写作的经验,把做人与做文的关系说得很清楚。作家要有正气,要正直,才能自立于写作的舞台,但是,作家在写作时要讲究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做人与作文看是双重的,其实是一码事。
五、文学的价值观
文学是无价的,可文学作品是有价的,这就涉及到一个个人利益的问题。作为一个作家,首先要想到作家的社会责任,文化良心,要把自己的作品当做父母对孩子一样负责。不能为了金钱利益放弃写作的责任。有的作家写风花雪月,有的写个人心态,就是不写对社会、对人民有启迪和教育的作品,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
当然,写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你也可以当做谋生的手段,但不要忘了你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人说,我写作是纯属个人乐趣,文学是个性化的东西,这说明你是个人主义者,你并不愿意承担你在社会中的义务,你没有把自己当做社会的一员。
我最反对有的作品写个人心灵里阴暗的东西,所以在现在也没有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
六、创新写作与和谐文学
文学创作的风格是多样化的,我们要提倡写作形式的多元化,惟其才能形成百花齐放。因为中华文化的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习惯不同,文化传承不一,所以不能用一个标准去取舍和决定作品的可用度。我们现在的文学刊物大都称为纯文学,大多选取一个标准的作品,或者是几种写作手法,这不利于文学的创新和写作的全方位发展,因此,我认为要有多种形式的文学创作,多种手法的体验,打破门派偏见,打破文学禁锢,打破地域观念,倡导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和谐文学,来繁荣我们的文学舞台。
以上观点系一家之言,还请文学界朋友和专家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