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教案(5课时)
(2009-10-03 18:39:10)
标签:
条形统计图小数近似值教育 |
课题 |
数的世界 |
课型 |
|
第 1 课时 |
教学内容 |
P120“数的世界”第1~5题 |
备课人: |
审阅人: |
|
教学要求 |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备注 |
|||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复习负数和小数 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叫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 2.完成P120第1题。 学生反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 3.完成P120第2题 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4.复习数位顺序表。 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5.完成P120第3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 三、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提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完成P116第4题 学生反馈。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学生板演。 四、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提问:小数改写的方法是什么?再怎样求它的近似数? 学生口答。 2.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完成P120第5题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
|
课题 |
数的世界 |
课型 |
|
第 2 课时 |
教学内容 |
P121第6~14题 |
备课人: |
审阅人: |
|
教学要求 |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备注 |
|||
一、揭示课题 二、练习四则运算 (2)小黑板出示。 0.25× 4
三、复习简便算法 a-b-c=a-(b+c) a÷b÷c=a÷(b×c) 四、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
|
课题 |
图形王国 |
课型 |
|
第 3 课时 |
教学内容 |
P122第15~20题 |
备课人: |
审阅人: |
|
教学要求 |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备注 |
|||
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先让学生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两种方法:
1、制表:
S=ab 二、复习相关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做16、17题 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做18题 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 三、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板书:
高级单位的数 除以进率(小数点左移)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做15题 学生反馈 4.练习 0.09平方千米=( 120平方分米=( 8.002公顷=( 7吨50千克=( 40千米800米=( 5.006公顷=( 4.7吨=( 6.08平方米=( 888小时=( 2.2时=( 6.3世纪=(
320秒=(
2.5年=( 8.5平方千米=( 6米6厘米=( 20.08千克=( 5.做19题 审题。完成后学生口答,怎样列式。 6.做20题 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
|
课题 |
统计天地 |
课型 |
|
第 4课时 |
教学内容 |
P123第21、22题 |
备课人: |
审阅人: |
|
教学要求 |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备注 |
|||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呢? 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三、课堂小结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
|
课题 |
应用广角 |
课型 |
|
第 5课时 |
教学内容 |
P124—125、第23---28题 |
备课人: |
审阅人: |
|
教学要求 |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
教学重点、难点 |
|
|||
教具准备 |
|
|||
教学过程 |
备注 |
|||
一、揭示课题 板书:应用广角 二、交流活动体会 1.谈话:同学们,你们前几天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在调查过程中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你的活动体会? 2.学生交流活动体会。完成第23题。 三、反馈。完成第24题 1.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 2.交流收集到的天气预报的信息,填在书上的表中。 3.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自行解决。 四、实际应用 1.分工,明确要求及测量方法。 2.小组合作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3.填写统计表并交流体会。 (2)指导完成第26题。 1.指导方法。 2.实际测量。 3.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3)指导完成第27题 1.之前填好统计表。 2.审题。 3.计算结果,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4.实际应用,理解影长与实际高度的规律。 四、完成相应实际应用题 第28题 1.读题。 2.学生探索交流 3.交流后独立完成 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总收入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级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级出售比较合适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板书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