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理与复习  教案(5课时)

(2009-10-03 18:39:10)
标签:

条形统计图

小数

近似值

教育

课题

数的世界

课型

 

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

P120“数的世界”第1~5题

备课人:

审阅人: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负数和小数的认识,能正确使用负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用小数描述一些简单的事物,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重点复习(板书课题)负数的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复习,我们要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复习负数和小数

1.提问:什么叫负数?什么叫小数的含义和小数的性质?请大家举例说明。

2.完成P120第1题。

学生反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说出一些用正、负数表示的数量。

3.完成P120第2题

请学生讲清楚思考的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4.复习数位顺序表。

指导学生完整的说说小数点左右两边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以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5.完成P120第3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

三、复习小数的大小比较

1.提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的,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以此类推。

2.完成P116第4题

学生反馈。说说为什么4.3和4.300是相等的。

3.把下面的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0.8   0.807   0.078    0.87    0.78    0.087

 

学生板演。

四、复习小数的改写和求小数近似值的方法

1.提问:小数改写的方法是什么?再怎样求它的近似数?

学生口答。

2.练习小数改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比较“改写”与求近似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完成P120第5题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数的世界

课型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P121第6~14题

备课人:

审阅人: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小数加、减、乘、除法式题,会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能应用运算律和其他一些运算规律进行小数的简单计算,能应用学过的小数四则混合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境合理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揭示课题

    前一节课,我们复习了小数四则运算,掌握了小数四则运算的法则和关键,已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计算。这节课,继续复习小数的四则运算。(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的复习,除了要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外,还要能正确地求积和商的近似值,能运用运算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二、练习四则运算

    1.口算。

    (1)p121第12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3~4题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2)小黑板出示。

0.25× 4    12.5  ×  0.8    0.2 × 0.5       3.74 + 6 .26

    2.说出下面的得数比第一个乘数(或被除数)大还是小。

          2.6×9.3○2.6    1.02÷1.2○1.02

    3.做p121第10题。

    提问:怎样用“四会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指名4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两题。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求积或商的近似值的。

    指出: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只要看要保留的位数后一位,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

    4.做p121第7题。

    学生练习,做在练习本上。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计算结果,老师板书。统计都做对的人数。

三、复习简便算法

    1.根据运算定律或规律,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母,在圆里里填上恰当的运算符号,并说一说各表示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板书:

     a十b=b+a

    (a十b)十c=a十(b+c)

      a×b=b×a

    (a十b)×c=a×c+b×c

a-b-c=a-(b+c)

a÷b÷c=a÷(b×c)

    追问:这里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整数和小数)

    2.做p121第11题。

   (1)做前面三题。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各是依据什么来做的。

    指出: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根据数据和运算的特点,能简便运算的就用简便算法。

    (2)学生讨论:前面3题可以怎样简便计算?

四、复习循环小数的概念

1、2÷3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便形式表示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

2、2.3÷3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循环节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

3、2.89,2.89,2.89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在小数乘法和除法里,怎样求积和商的近似值?应用哪些知识,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六、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图形王国

课型

 

第 3 课时

教学内容

P122第15~20题

备课人:

审阅人: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含义,能正确进行土地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复习三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先让学生说说各种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整理出来。两种方法:

1、制表:                  

                                                  

                                                   

  2、画图:    

S=ab    S= a       S=ah       S=ah÷2      S=(a+b)h÷2

  

二、复习相关应用题。

1.一个长方形菜地,长21.4米,宽13分米,这个菜园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

认真审题,找出其中的关键字,要注意些什么。

(要将长与宽换算成统一的单位,面积计算方法“长乘宽”,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加宽的和乘2”。)

2.做16、17题

提醒学生按要求取近似值并与估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相互验证。

3.做18题

先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形状,再进行计算。

三、复习平方千米与公顷

1.提问:你能说一说不同计量单位的名数换算的方法吗?

板书:

              乘进率(小数点右移)

高级单位的数                       低级单位的数

除以进率(小数点左移)

    说明:在乘进率或除以进率时,如果进率是10、100、1000的,只要按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或1000倍移动小数点

2.感受平方千米和公顷的大小

3.做15题

学生反馈

4.练习

0.09平方千米=(    )公顷       

120平方分米=(    )平方米       

8.002公顷=(   )平方米    

7吨50千克=(    )吨

40千米800米=(    )千米   

5.006公顷=(   )公顷(    )平方米

4.7吨=(   )吨(   )千克       

6.08平方米=(   )平方米(    )平方分米

888小时=(    )日            

2.2时=(   )时(    )分=(     )分      

6.3世纪=(    )年           

320秒=(      )分=(     )分(     )秒   

2.5年=(     )月= (    )年(    )月 

8.5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公顷 

6米6厘米=(    )米=(     )分米=(    )厘米

20.08千克=(    )吨=(        )克=(        )千克(     )克

5.做19题

审题。完成后学生口答,怎样列式。

6.做20题

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统计天地

课型

 

第 4课时

教学内容

P123第21、22题

备课人:

审阅人: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复式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对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简单的统计,包括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同时复习用计算器计算。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用计算器计算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进一步掌握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加深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复习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

    1.这学期学过了什么统计表,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结果的?

    2.做第21题。

    统计表里统计的是什么数据?统计的结果如何?投票来选最受欢迎的学科,汇总填在自己的书上

    你能在本子上的横轴和纵轴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表里的数据吗?

    请大家在本子上完成条形统计图。

    向学生提问题目下面的两个问题,指名回答。

提问:你认为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用直条表示数量的多少,可以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统计表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从统计图中呢?

3.做22题,投票自己喜欢的课间活动。

汇总填在自己的本子上并完成统计图。注意提醒男生,女生。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通过复习你进一步明确了哪些问题?

五、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应用广角

课型

 

第 5课时

教学内容

P124—125、第23---28题

备课人:

审阅人: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本册教科书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揭示课题

板书:应用广角

二、交流活动体会

1.谈话:同学们,你们前几天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在调查过程中一定增长了很多见识吧?谁来给大家谈你的活动体会?

2.学生交流活动体会。完成第23题。

三、反馈。完成第24题

1.从不同途径获得的信息在小组中交流。

2.交流收集到的天气预报的信息,填在书上的表中。

3.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一些问题,并选择一些自行解决。
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在地图上找7个城市的位置:在我国,通常越往北方,气温越低。

四、实际应用

 (1)指导完成第25、26题 。

1.分工,明确要求及测量方法。

2.小组合作并及时记录测量结果。

3.填写统计表并交流体会。

(2)指导完成第26题。

1.指导方法。

2.实际测量。

3.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3)指导完成第27题

1.之前填好统计表。

2.审题。

3.计算结果,观察,推算,得出规律。

4.实际应用,理解影长与实际高度的规律。

四、完成相应实际应用题

第28题

1.读题。

2.学生探索交流

3.交流后独立完成

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总收入为“2400×1.8”即4320元;如果分等级出售,至少可收入“1200×2.4+1200×1.6”,即4800元。所以,分等级出售比较合适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板书设计:

 

 

 

 

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