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手记(二)兴城——怀旧之旅

分类: 游记 |
2022、10、9 (周日)阴有阵雨
昨天告诉女儿:“我们今晚住兴城。”她立即回复说:“怀旧的地方啊!”确实,兴城是我的第二故乡,那里有我太多的回忆。
九十年代初,连续两年夏天我都来到兴城铁道部疗养院,据说风湿病夏治效果最好。那时我们上午治疗:泥疗、腊疗、水疗(泡温泉)一字排开,一上午忙得不亦乐乎。午休后是疗养员们最轻松的时刻。打牌、下棋、跳舞,唠嗑。疗养院就像个小社会,每天都有层出不穷的小新闻。
我那时不仅想家,而且最放心不下即将小升初的女儿,有时间就与女儿通信,她的回信也大多是谈她的学习近况。那时家中没有电话,个人没有手机、BB机。心心念念把长途电话拨通到先生办公室,还常常不是开会,就是外出不在。那种对家人的牵挂和惦念真是刻骨铭心。那时疗养院附近没有邮筒,寄一封信要打个“魔的”到市中心去寄。现在的孩子们哪能理解当时我们通讯不畅,互相之间盼信的急切心情。
一次龙江利用假期,带着女儿来兴城看我,那意外的惊喜真是从天而降。但分别时他们登上火车,在火车发出的那一刻,我和女儿眼中都噙满了的泪水。
这次的北上之行,我们特意安排了在兴城落脚。
今天上午,从酒店到铁道部疗养院仅有3公里的路程,但我急切的心情,总觉得车速太慢。
当我站在疗养院门口的那一刻,望着那面目皆非的一切,我终于明白了,岁月曾经饶过谁?当年不惑之年的我们,今天已近古稀,那疗养院呢?在这近30年的光阴里,它又经历了怎样的阵痛、变革、死里逃生才勉强活了下来。铁道部疗养院1950年诞生,那时它在铁道部的怀抱里,过着悠然而富足的日子。今天铁道部早已不复存在,估计它也早已自寻门路,自负盈亏了吧!
门口“铁道部疗养院”的标志还在,只是岁月的留而已,大门正中央已是“锦州医科大学康复中心兴城院区”的醒目牌匾。
走进院区,一点点从尘封的记忆中寻找,依稀又看到了疗养员们每天清晨,在楼前广场上晨炼的身影;看到了我们每天早饭后拎着大包小裹,步履蹒跚地紧赶慢赶往治疗中心走去的那条路。
怀旧是什么?其实就是我们心中的思念和留恋,其实就是一种总也放不下的情怀。这次的兴城怀旧之旅,它告诉我:一切都过去了,那些难忘的回忆,只能深植于心,沉封在自己的影像里。
今天兴城的天气阴有另星小雨,天空灰蒙蒙的,并有点降温,街上行人不多,一片萧瑟。接一手机电话,得知我们机关曾一起工作的又一位同事昨天突然走了,年仅75岁。心情一下特别沉重。“岁月曾经饶过谁”的声音又一次在耳边响起。珍惜当下吧,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人生匆匆,过于匆匆。
尔后我们去了兴城海边和兴城古城后,驱车上高速,下午两点多入住盘锦维也纳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