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英
春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27
  • 关注人气:6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2022-11-13 13:54:56)
分类: 游记


202297   (周三)  北京阳光明媚

  昨天告别大同悬空寺,离我们的返程终点——北京的家,只差一步之遥。但考虑大同与北京间的距离,还是中途休息一宿为好,因此看了一下地图,选择了我的故乡——河北蔚县县城落脚。因为时间尚早,先生龙江还想顺路领略一下蔚县暖泉西古堡的原生态。  到达时,西古堡的堡门沐浴在一片夕阳的余辉中。西古堡始建于明中叶嘉靖年间,两瓮城的内城门南北对峙,形成一条大街,东西各有三条小巷。街上青石板铺路,民居大多为砖木结构,青条基石,白灰砌青砖墙,房屋起脊。其中有的院落高大的门楼,精美的砖、木雕花彩绘,很有欣赏价值,风格能与山西一些建筑媲美。  在这条街上,有两三家剪纸店和一两家杂货铺,街头有几位老人坐在那聊天儿,他们的乡音飘到我的耳中,听起来是那样亲切。少年时,曾为父母的乡音不改,而有些窘迫,胡同里不熟的街坊四邻,有时会问:“你们家是山西人吧?”长大后才得知,蔚县的乡音、生活习惯、饮食上的喜好,有些与山西相通,原来蔚县在河北与山西的交界处。
  我们在这条街上流连忘返,拍了一些照片。经过一个院落时,发现院中的藤蔓架下,悬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葫芦,我正在惊艳时,恰巧院主人,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男士从外面归来,他热情地相邀我们进院内观赏。
  乡音是那样的和蔼亲切,葫芦是那样的素淡可人。我们称赞西古堡的原汁原味,我自豪地告诉对方我也是蔚县人。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当晚天都黑了,我们才到达县城订好的酒店,先去餐厅吃饭。点了家乡饭:油糕、莜面鱼、牛肉土豆还有豆腐煲。当那一盘炸得金黃,表层鼓着亮晶晶的油泡的油糕端上桌时,我仿佛又见到了母亲,又回到当年每到过年过节,或老家来人带来黃黍米面时,母亲大显身手为我们做油糕时的情景。我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立即拍了照片,发给弟弟、妹妹,请他们分享我此刻的感受。   虽然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我对故乡的人,故乡的一草一木,一箪一瓢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吃到家乡的饭,听到了乡音,回到了这片土地,其实心中想得最多的还是我那逝去的父母。父亲十几岁从这偏僻而贫困的乡间走出,他受了谁人的指引?他哪来的自信、勇气和魄力,敢于走出这小山村,到外面的世界去打拼?他小小年纪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困苦,能够在北京扎下根,然后有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父亲在世时,为何没有与他交流过这些,对他当年的决定,当着他老人家的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我们那时太年轻,太不懂事了。总觉得来日方长,没想到,欠下了对父亲的一声感谢和肯定,留下了心中永久的悔。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十一)结束篇

   今早,我们在酒店睡了个懒觉,路上吃了个饭,然后一路顺畅,于下午三点前顺利到达北京家中。   这次继823日从上海出发,历时15天,行程4100多公里,沿途经过了七个省,游览了多处景点,收获颇丰。最幸运的是一路绿码,没有经过疫区,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真是有些庆幸。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至此画上句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