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英
春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5,771
  • 关注人气:6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2022-09-15 11:11:19)
分类: 游记


2022
825   (周四)桐城阴间多云    3525

 

 铜陵因产铜而成名,桐城则因有油铜树而成名。铜陵是地级市有130万人口,桐城是县级市有50多万人口。但当你来到桐城,感觉桐城街头人气满满,很有烟火气,昨晚吃饭的“大关水碗”餐馆谈不上等位,但也红红火火。

 桐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提起这座城市,人们自然会想到大名鼎鼎的“桐城派”。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也称桐城古文派。桐城还是一座人才辈出的地方。看过一个介绍桐城的电视节目,目前桐城已出院士近20位,博士3000多名。

 今天一早吃过早饭,去了离酒店很近的“六尺巷”和文庙。

“六尺巷”只是一条两米宽、百米长、铺满鹅卵石的小巷,但因它是两个官宦之家先争后让的产物,因而感动后人流芳百世。

 巷口有一块石碑,上刻当年张英给家人回信的诗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短短的二十八个字,告诉人们,任何东西都是身外之物,眼前的尺长寸短太没有相争的必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也说明了张英洞察世事的深邃,体现了古人吃亏是福的理念。

 联想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多少人为了个人私利,为了不吃眼前亏,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争得两败俱伤,头破血流;多少人因为为人处世不厚道,以为占了便宜实则丢了人格和自尊,闹得自己孤陋寡人没有了朋友。“六尺巷”永远是一个警示后人的地方,告诉大家应该坚守什么,应该怎样相互礼让,和睦相处。

 “六尺巷”一墙之隔,有一个文博园,墙壁上全部是桐城历代名人典故,图文并茂,意义非凡。

 桐城文庙位于桐城广场北端,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又是一座学宫,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内有文庙门楼,大成殿,桐城派陈列馆等。大成殿内有万世师表孔子的雕像,两侧有孟子、曾子等弟子的雕像。大成殿两侧的东、西展室是孔子七十二弟子的贤人画象,每幅都栩栩如生。

 在大成殿后面的院子里,有一个"桐城派文物陈列馆”,很值得一看。桐城派是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也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派的文章具有简明达意,条理清晰,论点鲜明,逻辑性强,辞句精练的特点。此陈列馆介绍了桐城派的概况、创始、发展、兴盛、式微的过程,介绍了桐城派三祖:代表人物芳苞、姚鼐、刘大櫆的主要功绩,使以前老师讲文学史中的桐城派,更清晰地进入了自己的视线,对桐城派的始末加深了印象。

 中午时分回酒店退房,在路上每人吃了一碗面,驱车前往100多公里外的皖西六安市金寨。入住酒店后休息

 

照片为我们用手机拍摄: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六尺巷旁的文博园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六尺巷附近的街道及居民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文庙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大成殿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离沪返京沿途随记(三)桐城六尺巷与文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