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
(2022-04-06 11:21:48)分类: 生活随笔 |
我越来越相信天意了。人的一生,有多少事情是受命运的支使,是冥冥之中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引领你前行。姻缘、工作、家庭、老人、孩子,哪一个不是如此?
我们回京整整半年,前赶后错三月初回到上海,只想小住,没想到一场疫情改变了我们的一切计划,难道这不是天意的安排,让我们陪伴着孩子们一起共度时艰吗?
清明小长假的第二天,上海阳光明媚。我站在阳台上望着窗外满目葱茏的树木,特别是三月初还光秃秃的梧桐树,不知何时已冒出了茂密的嫩叶,它们正突飞猛进,一天一个模样;窗外的香樟树,三月初开始新陈代谢,现已满树青绿,换了一身新装。想想去年的此时,我和龙江正在扬州附近的兴化,正陶醉在那一望无际黃色的油菜花海之中,今年此时我们却被可恨的病毒,困在了家中。
昨天早上,收到了好友杨爱群老师发来的小视频,视频是她的夫人陈力大姐的杰作。视频中记录了杨老师近日在上海的居家生活:在走步机上神态自若地走步、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微笑,在自己的房子前戴着口罩留影,视频还以封闭的小区大门和做核酸检测的队伍作为背景。视频配有音乐,是歌手汪峰作词、作曲演唱的《怒放的生命》,视频的下方打出了部分歌词: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奢望,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像飞翔在辽阔的天空,就像穿行在无边的旷野,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这歌词和音乐大气磅礴,激昂奔放;这歌词如同诉说着每一个人跌宕起伏的人生,及始终昂扬向上的姿态;这歌词与音乐恰逢其时给人以信心和力量,插播在小视频中相得益彰。
在当下上海疫情进入最后攻坚时刻的此时,在我们都同时封控在家,足不出户的当下,这短短不到一分钟的小视频,令我看后既振奋,又有许多感想。为什么同在一个环境中,同在一种氛围下,却有不同的境界和心态,不同的面对和认知。有的精神颓废、焦虑而恐慌,有的心神不定、无所事事,有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有的泰然自若、气定神闲,有的积极进取,充实忙碌,有的甘于奉献、乐在其中。素养和境界、格局和价值观,决定了每个人面临突发事件时的思维和言行,决定了看问题的角度,因而有的人总是看到黑暗,有些人总能看到光明,也就不足为奇。
人间自有真情在,这几天我一直被温暖包围着。曾经多年不见的发小,几十年不曾谋面的小学、中学同学,年轻时曾一起工作过的小姐妹,还有已经退休二十多年、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同事,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他们的牵挂、问候和祝福。许多人与我直接通话,了解我们一家在上海的情况。 我都一一回复并表示了感谢。
到上海后一个月的时间里,我所报名的北京海淀老年大学,已在网上开学,每次一个半小时的课程,老师讲得专业而认真。诗词课这学期开始讲词,从词的概说、词的格律开始讲起,然后分别讲了花间词、南唐词,上周讲到了晏欧词。每堂课后,老师会留填词作业,凡是交作业的同学,老师会逐个点评、修改。不过仅仅十六个字的小令作业,我得冥思苦想好几天。因为按照十六字令的填词格式,既有平仄要求,又有押韵和字数要求,不像写散文这样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虽然仅上了一个月的课,我已受益并享受其中。
手机摄影课的老师也讲得不错,她以苹果手机和华为手机为原型,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其中穿插摄影理论和手机的各种功能。从拍照时的暴光补偿增减,到大光圈的大小调整,从构图时的三分法和视觉热点到超广角的使用,虽然仅上了五次课,我已学到了手机拍摄的部分知识。原来手机中有那么多功能,有待于我们去认识和开发,原来举起手机就拍是多么的小儿科。摄影老师也每周根据教授的知识点留作业,然后我们将作业上传到老师的邮箱,下一次课老师会逐个讲评。
海淀老年大学的老师对学员的认真授课和严格要求,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附十六字令作业:
春。姹紫嫣红吐苾芬。风光好,美景醉游人。
春。婀娜多姿纤细身。随风曳,袅袅似纱裙。
春。万物喧哗笑语温。虫萌动,鸟雀弄鸣琴。
下面是我认识的两位画家朋友用画笔记录的抗疫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