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仍在继续,春花如期绽放
(2022-03-25 15:36:20)分类: 生活随笔 |
昨天,接到两位好友的问候,都表达了她们在特殊时期,特别是在网上看到《我为什么不能感染新冠》的文章后,对我们身居上海一家人的惦念,我很感动。在特殊时期,能牵挂你的人,说明我们之间友谊的深厚。
我和先生龙江是三月初到达上海的,那时上海已有零星的确诊病例,但我们乐观地认为这只是个例,很快就会清零,很快就会过去。因此我写下了博文《一切如常》,记述了自己返沪后的感受。然后我们开车去了奉贤附近的青溪古镇,我们去办了一些我们返沪急需要办的事情,并与几位上海的好朋友相约,两周后我们相聚,一切想按原计划清明节前返京。
没想到,一周后上海的疫情急转直下,确诊病例,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的数字与日俱增,从几十例到几百例再到上千例。小区里近40栋楼,最初有两个单元门被封控四天后解封,据说因出现次密接人员。我们一下感觉病毒原来与我们如此相近。
之后三月中旬的十多天里,我们按统一要求分别做了三次核酸,检测期间两次小区封闭,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后,解封;一次大家冒雨到街头排队检测,队伍排出将近一站地,每个人打着雨伞,拉开距离,黙黙等待,没有一句怨言。
我在心中暗想,是该为我们的这次返沪庆幸,还是为这次的“自投罗网”而沮丧呢?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办公、居家上课,一家人难得的长时间相聚在一起,饭桌上的交谈比之前显得从容而放松;特殊时期的相亲相爱、相互交流,与孩子们在一起,又享受到了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祖孙俩下上一盘围棋,黑白之间的博弈与冲杀,难能可贵;想方设法调剂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孩子们又吃到了北方人以面食为主的包子、饺子、烙饼,又喝到了黏稠的杂米粥。这难道不是生活的赠予和遇见吗?
那天女儿从外面回来,大包小裹地拎着许多食品。她说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了小区群里的《告居民书》,得到了明天小区封闭做全员核酸的消息,立即走进小区外的联华小超市,没想到都是附近的居民前来采购,购物车与提篮供不应求,她只好怀抱采购的东西排队付款,但素不相识的前后爷叔与阿姨,见到她的狼狈相,都主动让她把所抱的物品,暂时放到他们的购物车中,她说很感动。
孩子们在家中上网课,每天下课后,都要到楼下去活动。活动时,发现有一位家长,好像是专业的体育人士,他带着孩子们进行体育锻炼,组织孩子们踢球、做游戏,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每次回来都说玩疯了,真开心!
疫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之前一个单元门里的20多户邻居,同住一栋楼多年,但许多人都不曾谋面。这次以单元门为单位做核酸,相互终于见到了各自的庐山真面目,并有的主动为孤寡老人送菜,有的主动上前推轮椅为有病患的老人下楼做核酸,有的为了帮助核酸检测时工作人员一目了然,还特意找来材料主动做了醒目的单元楼号指示牌。
那天姑爷在参加视频工作会议时,得知他的一位同事家住北蔡被封,家中网购的蔬菜还没有送到,已经断炊。他告诉我们后,我们立即把家中现有的番茄、竹笋、窝笋、绿叶菜、洋葱、白萝卜、鸡蛋、牛奶等打包,还有我们那天刚出锅的包子。姑爷立即开车前往,然后由志愿者送到了同事的家中。我想在这特殊的时刻,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们每个人都很开心。
核酸结果出来后小区解封,阴雨停歇、太阳出来后,你仍然会看到,许多附近的市民戴着口罩在环龙路上,或在小区的草坪旁走路锻炼,你会看到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在运动场上打羽毛球或嬉戏打闹。
生活仍在继续,春天已经来临,小区内与附近路边的一些春花已如期绽放,我们战胜新冠病毒的那一天还会远吗?
下面的照片均用手机在小区内和小区外的路边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