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春英
春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06
  • 关注人气:6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小学老师

(2021-11-21 13:50:07)
分类: 生活随笔
我的小学老师
                       我与路老师和罗老师



回京整整两个月了,重整完家园,进行完体检,终于安定下来。

前天一早,从京城的西北到京城的东南去看望我的小学老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罗辰生老师和他的老伴路觉先老师,路上公交加打车,足足走了近三个小时,可见北京之大与北京的交通之堵。

罗老师小学当过我三年的班主任,路老师是当时带高年级数学的金牌老师,曾是数学银质奖章获得者,在学校名望很高。我之所以能与罗老师没有失去联系,是因为我的发小是路老师的学生兼好友。九十年代初,她们有一个小群,路老师是群主,其余有路老师几位得意门生的家长和我的发小,后来我也加入。那时我们的孩子都在上小学,我们经常聚到一起切磋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断地向路老师请教、取经。我们从孩子们的小升初到中考、高考,直到这几个孩子先后走进北大、复旦、北京交大及北工大,后来直至他们博士、硕士毕业,我们一直互相鼓励,互通有无,我们这个小群一直维系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光景。孩子们已进入中年,我们也进入老年,罗老师和路老师已进入古稀和耄耋之年。

罗老师当年教我们时,刚刚从北京男26中(现在的汇文中学)高中毕业,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除了教好我们课本上的东西外,还经常给我们讲他儿时在农村的生活和他读过的许多古典小说中的精彩情节。我记得一度他中午让我们提前到校,上课前让大家轮流念一段《水浒》等古典小说的段落。那时罗老师特别重视我们班学生的作文,在暑假里,他让我们轮流到学校,他当面给我们逐个批改。

我印象很深的两件事是:一次罗老师组织我们班到北海去过中队日,我家因为经济上不富裕,妈妈没有给我门票钱,罗老师得知后,他为我买了门票,让我参加了中队活动。现在想想他当时多么善解人意,既解除了我的窘迫,又令我多么的快乐!还有一次,四年级时我得了急性盲肠炎,术后落下了几周课,但期末考试时,我的成绩仍然不错。罗老师在校门口当着我的面,对另一位老师说:“我们班的XXX,几周没来上课,期末考试成绩仍然是XX分(具体分数已记不清了)!”他随意流露出的赞许和自豪,他怎会想到对一个小孩子的自信心,有多么重要!我记得我在家休息期间,罗老师还特意买了糖果到家中来看我

就是这样一位满腔热情投入自己的事业,对学生充满了真诚与厚爱的老师,后来被学校某些别有用心的领导,编织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把罗老师打入了另册,停止了授课和班主任工作。那时学校找我们学生逐个谈话,问我们罗老师上课时的情况和课外辅导时的情况。好在我们对罗老师一片好评,后来他们只能草草收场,又恢复了罗老师的教学工作。

罗老师七十年代末开始了儿童文学创作,后调到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当编辑,随着作品的屡屡获奖,他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八十年代初被调到北京市文联《东方少年》杂志编辑部任副主任,后任主编,并于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作家班。他的长篇小说:《下世纪的公民们》获中国作协文学奖,小说《小巷奇人》、《天才、神才、鬼才》获宋庆龄文学奖《十四、五岁》获国家政府奖,《大杂院》获台湾联合报奖,六部中篇小说,获中央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全国少年儿童优秀读物奖” ,其中我的心事白脖儿大将和美妞曾收入全国小学、初中、中等师范语文课本。罗老师的三部作品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其中电影《我的九月》曾获金鸡奖殊荣。

罗老师退休后,致力于华人少年作文比赛这项公益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宣传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化筹办了华人作文杂志社,每年在世界各地中、小学中举办“华人中小学生作文比赛”,然后选出获奖作文编辑成册,出版发行。到目前为止,他们的年发行量仍然在十万册以上,使许多业内人士艳羡不已。

当我走进罗老师和路老师的家,他们早已翘首以盼,我也如同走进了自己温暖的家。我们坐在客厅里快乐地聊天,听罗老师讲他既跌宕起伏又春风得意的人生,讲他在武大校园里的快乐时光及他与韩作黎等老一代作家的故事;我们一起回忆他作老师、我当学生时,小学校园里的生活及我们共同认识的老师、同学的近况;我也像见到了亲人,一吐为快地向他们倾诉着我的所思所想。午饭我吃到了最鲜美的猪肉芹菜苗馅的水饺,感谢罗老师、路老师的干女儿杨子,为我们奉上的美味佳肴。

我们一直聊到下午的两点多钟,三个人都意犹未尽。为了不影响两位老师的休息,我还是告辞了。罗老师把我送到门口,路老师执意把我送到车站。车来了,我在车上与路老师挥手告别。心中的欣慰和不舍油然而生。我感谢人生中的相遇,我感谢生活对我的厚爱,我为有他们这样的老师和挚友而自豪和骄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