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轮流日记,记录我们成长的脚步(附分组名单)

(2011-12-02 16:48:34)

[轮流日记——即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同一小组的成员共同拥有一本日记本,每天由一位组员撰写,次日传给下一位,如此周而复始。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轮流顺序]

    我们班的轮流日记活动已经试开展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我一直悄悄地观察着孩子们,认真品读着他们的日记本,并把他们现在的状态与之前每周周末固定写日记的状态进行对比,最终,我决定把这个活动坚持下去。因为

    一、新颖形式带来创造的激情

    我请家委会购买了9个美观、耐用的笔记本,分到各个小组。当我宣布每个小组都将为自己的日记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时,教室里骤然升温了。一下课,一个个小脑袋就迫不及待地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要给自己的小组起一个最响亮最好听的名字。有的小组问我:“老师,您觉得‘五色花’怎么样?我们刚好5个人,我们的性格也各不相同,有热情的红色,可爱的黄色……”有的小组直接把写了名字的纸条悄悄塞到我手里,要我帮忙参谋一下。

名字定好以后,我紧接着提出每一篇文章内容自定、形式不限,每一页文字都可以精心设计、配上插图。孩子们的眼睛亮了,我知道一定已有许多出色的念头在他们的脑海里翻腾。对此,我充满期待。

    二、良好沟通产生倾诉的热情

    写作不光是儿童语言学习的需要,还是儿童健康、自然地宣泄情感,与别人沟通、倾诉的需要。必须让孩子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孩子得到健康的情感满足。在沟通应用中,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交往习惯,提高孩子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加强实践中的情感调节能力、自控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明白作文的写作要求。

    随着一本本轮流日记本在手中的传递,孩子们的心也在接近着。有一个孩子写体育节比赛的经过,写到自己没有拿到名次,很失落。组里的其他孩子纷纷在后面留言,安慰和鼓励他。有一个孩子的日记写得特别好,每一篇后面都有其他孩子的评语:“你积累的好词佳句真多,我也要向你学习!”“你的字写得很工整,不过我也不差哦。”

正是这种同伴的包容和欣赏,激励着孩子们对“轮流日记”投注了更多的心血。

    三、自主评改催生进步的愿望

    以往的日记由于是全员参与,涉及面广,教师很难一一细心批改,学生也往往只重视最后的得分,而对教师的修改、点评却熟视无睹。这是因为传统的批改方式使学生完全脱离了批改的过程,试想不置身于其中,又怎能关切至深呢,所以加强学生间的相互批改,还孩子写作主人的权利,让孩子在平等、亲切的氛围中,互相取长补短是十分必要的。

    我在教室的图书角增设了一个“轮流日记”展示台,希望孩子们每天都把自己的日记本在那里做展示,其他孩子可以自由评改:用“”标出好词,用”~~~~~”划出妙句,用”O”圈出错别字,用“     ?”在句子不通顺、不连贯、表达不清晰的地方表明自己的疑问。每天早上,还要选取一位“小作者”宣读自己的作品。在批改与被批改之间,孩子们的欣赏、表达、交际等能力都会逐渐提高。

     四、小组竞赛引发集体责任感

    “轮流日记”中的作品不再是个人赢得老师赞扬的砝码,也不再是遭受同伴不屑的缘由,它的优劣成了小组间综合评比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使得每个孩子都有了为团体争光添彩的机会,同时也就担负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的孩子是好胜的,是有自尊心的,更是有强烈集体荣誉感的。这种对小组得失的负责,形成了一份压力,继而又转化为动力。因为他们明自,一点一滴的努力都有可能为小组迎来胜利,也许是仔细推敲得来的一个好词,也许是擦掉重写的一行字迹,也许是插图中的一条细线。

这一过程不仅使原先基础较差的孩子获得了“多帮一”的指导,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也使优秀的孩子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五、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氛围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同一个小组里肯定会有非常出色的孩子,他们的文章清新动人、设计精致巧妙,成为同组其他成员甚至全班同学的好榜样。就算是平时文学基础较差的孩子,也会有成功的一面,文章一般但插图美观,设计普通但字迹端正。这些点点“金子”都为其他孩子提供了学习的范例。更使孩子们受益匪浅的是,“轮流日记”呈现出丰富纷繁的写作题材、形式和方法。韦颖珊的童话文笔优美,发人深思,在班里掀起了一次童话热潮:袁若琪写的新加坡游记通过清新、生动的文字让人感受到了她的机智幽默;何颖可在《醉人的太白山》中写道:“那黄灿灿的金盏菊,仿佛捧出一盏盏美酒;而红艳艳的山丹丹,正招待着贪心的蜂儿。啊,我真想变成一只小蜜蜂,醉倒在这美丽的盛宴里……”葛振渲则通过描写可爱的小鱼,引起了我们对动物的关注……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轮流日记”以其开放性、合作性、综合性吸引了孩子,激起了孩于们对写作的浓厚兴趣。当孩子不再惧怕作文,不再以“抄、编、凑”来应付老师,当他们喜欢用作文来写自己喜欢的东西时,定然下笔有神,何愁佳作不成呢!

    我真心希望这个活动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下面附上我们班的轮流日记分组表,请各位家长朋友在轮到自己孩子的那一天,加以提醒和监督,让孩子们养成好习惯。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1

袁若琪

但知衡

葛振渲

袁宏文

 

 

2

李美欣

郑赫扬

何颖可

李梓浩

 

 

3

佘安然

康皓云

王玮文

 

冯乐天

 

4

李安迪

王毓珽

苏靖茹

孔令扬

韦颖珊

邬煜玮

5

杨思行

彭书豪

蔡晓童

沈丹彦

唐浩然

吴俊昌

6

杨思语

赵梓辰

李晨孟

梁思越

杨炜欣

赖昕祺

7

王丹诺

王天佑

郑恩蔚

 

罗逸宸

 

8

董一苇

李明骏

刘家宁

潘奕涵

王楷骐

 

9

 

 

肖亦萱

周子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