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二年级上册五、六单元试卷分析

(2010-11-26 18:44:19)
标签:

教育

分类: 语文教学

本次测试全班49名孩子都参加了,分数段如下:

100分1人(陈媛);

99.5分3人(王丹诺、袁若琪、梁丽,三个小马虎都是写错或写掉一个字,让我实在是痛心疾首啊);

99—95分23人;

94.5—90分18人;

89.5—80分4人。

试卷共十一道题,知识范围紧紧围绕教材知识点,难易程度适当,部分字有超纲现象。此试卷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及优势分析如下:

一、看拼音写词语。

此题错误最多的地方是把“独立”写成“独力”。“独”是要求会写的字,但“独立”一词书上未出现,只是在教学中的给生字组词环节出现过,写对的孩子胜在平时积累较丰富,上课听得较认真。

其次是把“道路”写成“到路 ”。“道”与“到”的区分曾多次强调过,还有“难道”“到底”等词,学生也经常写错,是一个需要长期强调的知识点。

二、用“\”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即给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

有两个孩子把“好朋友”和“勤学好问”的读音弄反了,还有一个孩子是把“教室”和“教孩子们”选错,我相信他们其实都知道正确的读音,完全是慌里慌张,又没仔细检查才出的错。做题还是不够细心。

三、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变成不同的字。

平时在教学识字方法时,孩子们多喜欢用猜字谜或者画画的方法来记住一个新字,其实像“加一加”、“换一换”这些最基础的方法反而更能有效训练孩子对生字的识记。因此我一直在引导孩子多采用这些方法。

这道题就考查了孩子对生字的组合和灵活运用。

错误的情况有这样两种:1、没读懂题目。有三个孩子以为是给生字加偏旁后变成新字,再组一个词。结果失分严重。2、加错偏旁,造出根本不存在的字。如给“主”加言字旁,给“包”加金字旁。

四、选择合适的字组词。

完成得不错,只有个别孩子把“清晨”选成了“晴晨”。

五、按课文原句填空。

孩子们对课文的背诵都很到位,但一落实到写就会有错。有把“乡音”写成“相音”的,说明对课文词句的理解还不到位。很多人把“快活地成长”写成“快活的成长”,仍然没搞清“地、的”的区别。

六、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学生答题较好。一是因为大部分是书上或做题的时候见过,二可能和平时训练得多有关。但学过的字还是有人写拼音,说明生字掌握不够好。

另外,“复杂”——“简单”,“困难”——“容易”这两组反义词还是有人会混在一起。

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该题重在考查对意思相类的词的理解和运用。少数学生对“敬爱”、“疼爱”所针对的不同对象理解有偏差。

八、给句子加标点。

完成得较好,经过上次考试的惨痛教训后,全部孩子都已经明白句子中间空白的部分也需要打上标点符号,此次无一人遗漏。

九、选择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画“√”。

这是本次失分最为严重的一道题。总分10分,一共5个小题。扣2分的有14人,4分的7人,6分的1人,8分的1人。其中,总分95分以上的孩子本题扣分的很少。

这道题得满分的孩子考好的原因在于,平时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解文章中词语的含义,以及理解能力较强。

十、照样子,根据标点符号补写句子。

失分较少,说明孩子们的造句能力较强,也完全明白了问号、感叹号、句号的不同作用。

十一、写话。

本次测试的题目,对孩子们来说是很有趣也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想一想,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给家里哪一个人画什么?然后写几句通顺的话。

写话我再三强调审题不能出现偏颇。这道题的意思是给家里你最亲近或者最需要你用神笔给他某种帮助的一个人画物品,孩子们还是明白了意思的。不过我多要求了一句,如果你觉得自己写作能力较强,也有时间,可以试着再写一两个人,写成一篇通顺的文章。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本次考试的要求了。

从孩子们的卷面看,绝大多数孩子表意清楚,语句通顺,语言优美生动的也不在少数,但整篇文章中完全没有错别字或者错误标点符号的人就少之又少,在写话的规范用字方面还需加强。

综合本次考试的情况,我得出了今后需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树立榜样,引导孩子喜欢读书,在广泛的阅读中丰富自己对词句的积累。

二、重视书写。要求背诵的内容以后要加入默写填空的训练,否则孩子老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

三、对孩子的审题习惯和检查习惯进行再次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1、审题习惯。

考试时,先把每道题目至少读两遍。如果有短文,也要读两遍)。再想想题目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即题目要求),然后动笔答题。遇到新题型时,不能慌张,两遍读不懂就多读几遍,其实考查的知识点都一样,只是“穿的衣服”不一样而已。

对于在考试时慌慌张张,不仔细读题或根本不读题目,就答题的孩子,建议家长平时辅导作业时也进行习惯强化。比如,在家里完成练习(不管是两三道题还是一张卷子),都让孩子把题目大声读两遍(一定要读出声,默读有时孩子并不能完全把握题目要求),对比较少见的题型,应该让孩子在读完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要做什么,待孩子真正理解了再开始动笔。这样孩子养成了读两三遍题目的习惯,哪怕在考试时不能发出声音,孩子也能做到在心里把题目读两三遍,而不是马马虎虎看一眼就做。

2、检查习惯。

检查时,用手指指着题目,先读题,再看自己的答案,确认无误后,就在这道题的题目旁边打上勾。然后手指向下移动,再检查下一道。这样也可防止漏题。

建议家庭的要求和学校保持一致,在孩子完成习题后,也要求孩子检查打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