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晨报:《我们台湾这些年》火箭般蹿红

(2009-12-03 10:24:39)
标签:

杂谈

 北京晨报:《我们台湾这些年》火箭般蹿红

  当当网火爆发售(点击进入)

   这些天在文青们混迹的各场所,你都不得不意识到一本书的存在――《我们台湾这些年》。你能看到抱着它津津有味读着的人;你能看到滔滔不绝谈它的人。当然,在书店里你也能看到它被摆在畅销书的优越位置。成绩嘛,上市仅三周,销量已达28万册。

  这本如坐火箭般蹿升的书,绝不是噱头炒作下的虚火上升,而是一种“小、快、灵”打法的成功。小,作者名不见经传,台湾70后,纯粹的小草根,绝不是“1000万版税砸某名作家”的“大手笔”,这样成本自然不会“超支”。快,是迅速“霸占”某个关键词的反应能力。台湾,在旅游开放后是热点,台湾老百姓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经历了怎样的政治和社会变迁更是盲点。作者廖信忠在天涯社区发帖连载仅一周,出版方就嗅到了“味”。灵,是在盲点中能提供多少干货,还不能太干巴,得有趣。书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雷人”的政治段子,例如法国作家佐拉当时被禁的理由是因为他的姓发音是“左”。

  现在畅销作家稀缺,于是各种手段“抢人”、折腾出一本书两家同时出的“一女二嫁”、韩寒新杂志一本变两本等恶性竞争之时,想想怎么发掘“小作家”,怎么让自己的运作又快又灵其实更靠谱。(刘婷)

 

原文地址,点击进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