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黑豹鼓手赵明义泡枸杞的保温杯在网上火了,曾经浪荡不羁的摇滚青年也架不住萧瑟的寒风和无情岁月的摧残,那些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美好画面让保温杯一下子给击碎了,只剩下淡淡的忧伤。
http://p1.pstatp.com/large/37c80002ef0916254131
中国人一到中年就开始各种“保健大法”,曾经摇滚青年也不能免俗。而保温杯泡枸杞正是代表了中国人“大保健“”的两个精髓:形补”和“热补”。
“形补”说的是中国人的食补大法中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用食材的形状或者颜色来决定补啥,譬如大枣因为颜色红能补血,核桃因为形状像脑子所以补脑,韭菜因为通“久”被认为壮阳……枸杞更是养生必备神器,几乎无所不补。
http://p3.pstatp.com/large/37c80002ef7393e3239d
中国人养生的另外一个“大法”就是喝热水,我们似乎特别关心自己“胃”的,你去看看老中医,如果啥病都没有最后也肯定能诊断出来肠胃不好或者胃寒。你去一个药店有关治胃病的药一般也是最多的,在平时吃饭中对“胃”也是最关注,似乎所有中国的老人没有一个不得胃病的。如果一个朋友身体不舒服,最稳妥的安慰就是“多喝点热水”。
http://p3.pstatp.com/large/37c80002f071851e4b8b
于是热水就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我记得过年回家吃饭,我说喝啤酒,我妈居然把一瓶啤酒给我放温水里和白酒一起温了一下。我说喝凉的,一家人震惊的用看怪物一样的眼光看着我,于是饭桌上展开了对我的教育批评:“喝凉的对胃不好”云云。
除了啤酒,“温酒”也几乎是中国人的特有习惯。关公温酒斩华雄,汉朝时期中国人的食物很多都是凉菜,甚至是“生脍”,喝点温酒有情可原,温酒的习惯就一直传承了下来。于是我们看到,像我的老家山东,包括黄酒、白酒,甚至啤酒都温一下……
http://p3.pstatp.com/large/37c80002f1fb39413dc5
从中国人的情感上,“热”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什么东西只要热了无论情感上还是身体上都会很舒服,譬如“热心肠”,“热火朝天”;而“凉”和“寒”则非常让人不舒服,“人走茶凉”,让人“寒”心,“独立寒秋”……
所以,如果说要找一个包治百病的中药,则一定是“热水”。
http://p3.pstatp.com/large/32220002cab20a3ed3b0
我记得去年夏天去意大利,一位颇有经验的朋友除了带了一箱方便面之外还带了一个热水壶,这个热水壶可解决了大问题了,回到酒店都能喝上热水,意大利的酒店根本没有喝热水的任何器具,除了咖啡之外,还能吃上热乎的方便面。
夏天的意大利城市里人很少,会享受的意大利人都去了海边,中国游客和难民成了城市短暂的主人,我们去一个地方必然先找热水。我发现了一个特有意思的现象。意大利的餐馆里也几乎没有热水,提供热水的地方一定是中国人开的或者专门为中国人游客服务的。我们在罗马机场找到了唯一一家提供热水的咖啡厅,果然也是中国人开的。
http://p3.pstatp.com/large/37c30004c3500b4386d3
外国人很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大热天的喝热水。除了夏天喝热水外国人不能理解之外,还有一个现象外国人不但不能理解,甚至到了愤怒的地步。很多中国人特别是女孩夏天面对骄阳都喜欢打一把遮阳伞,但是这个习惯到了国外往往会让外国人感觉受到了侮辱,他们认为这是“暴殄天物”,晒太阳本来是一件很享受和很奢侈的事情,为啥你们中国人却拒绝面对上帝赐予的阳光?他们正好和我们相反,他们夏天喝冰水晒太阳,而中国人夏天喝热水躲避阳光。这种文化上的冲突是一个民族的习惯问题,与气候和居住环境有关。
在意大利佩鲁贾的一个中餐馆,我们大夏天喝着热水,安静地坐在那里,听一个从温州来打工的小姑娘给我们娓娓道来她在异乡所受的种种屈辱,她说有一次夏天她上街打着伞,结果招来一群人意大利人无情的辱骂和攻击,吓得她以后再也不敢拒绝阳光了,她现在觉得晒黑点也挺好。
我问她在国外受了这么多委屈,为啥不回国呢?她说,在国外只要你不打伞,下了班所有人都一样,是平等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