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耳》:小镇青年是国产烂片的票房保障

(2015-04-27 10:46:51)
标签:

杂谈

     《左耳》上映三天,就赢得一亿七千万的票房,把《万物生长》远远甩在了后面。目前全国排片占比30%多,与《速7》并驾齐驱,且上升势头很猛。

这样一个小成本的电影如何会获得市场如此大的关注,相对于《万物生长》它的优势又在哪里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

 http://ww2/large/6262ef9dgw1erjxk8nzwpj21hc0xcwow.jpg 

一、《左耳》带有浓郁的台湾小清新风格。

首先不得不说《左耳》的演员选得好。特别是女主角陈都灵在2013年全国校花、校草的评选中因为清纯的外表和身上浓浓的书卷气而超越了素有“心机婊”之称的“奶茶妹妹”获得了冠军。

男主角欧豪早在2013年参加《快乐男声》时就以其率性和坏坏的表情而备受女粉丝喜爱。同年荣获时尚杂志最型男生冠军。可以说欧豪的气质跟电影中的坏男孩角色还是很符合的。

至于歌手胡夏更不用说了,低调内敛的性格与剧中的表哥也是十分吻合。况且胡夏早就名声在外,2011年更是为火遍大江南北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献唱了主题曲《那些年》。他清新的外表和柔和的嗓音获得了很多歌迷的喜爱,天生就具备演小清新电影的潜质。

其他的几位配角的形象气质也基本各有特色。

女主角陈都灵以及欧豪都是福建人,胡夏也是广西人,他们身上的这种气质与电影中的背景城市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因为导演就把故事背景城市安排在了福建一个小镇上。这让整部电影的气质看起来很完整和和谐。

我特别喜欢那个小镇,美丽的大海和蓝天白云,年代感十足的老屋。特别是主人公站在房顶上眺望远处大海的镜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远处那两座若隐若现的小岛,就像是童话里的世界。那画面简直是美丽极了。

 

导演苏有朋把台湾小清新风格完全移植到了这部“小镇青年”饶雪漫小说改编的《左耳》上了,并且赋予了它更加唯美浪漫的风格。

 

至于说到《左耳》的故事,小说我没看过过。从电影中的剧情来看,基本上走的是宫廷斗的路线,硬生生的把一部中学青春题材的小说写成了“还珠格格”。至于那几个关键的转折点,真是莫名其妙,愣是把单纯的青春写成了神经质。

所以,这也不能全怪导演苏有朋。

 http://ww4/large/6262ef9dgw1erjxkjm79lj21hc0xc44o.jpg 

二、《左耳》和《万物生长》的差别。

   《左耳》比《万物生长》的票房好,究其原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万物生长》的档期不好,正赶上春暖花开之际,全国小青年看完《速7》奔速8的发春季节。而《左耳》的档期却赶上了大家身心俱疲的空挡,挟带一股小清新扑面而来,让大家换了换口味。

  如果说《左耳》是小清新,那《万物生长》就是一个“黑木耳”。你让一个不知名的文艺片“床戏导演”带着已经失去话题性的大龄青年韩庚和每天都上头条的范爷去演这么一个北京范儿的青春电影,真是有点不伦不类。《万物生长》处于一种“小镇青年”看不懂,北京青年缺少认同感,冯唐的文艺女粉丝也没有什么好感的尴尬境地。要不是前期营销做的好,估计连现在的票房都很难保证。

如今的韩庚已经不比当年了,在“小鲜肉”鹿晗和吴亦凡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大龄“韩龟”已经快被人遗忘了。在选角上《万物生长》又输一场。

随着《何以笙箫默》和《念念》的上映,《复仇者联盟2》强势来袭,《万物生长》可能也就停留在一亿多的票房上了。

 http://ww4/large/6262ef9dgw1erjxkzigcuj20fa0fa0tz.jpg 

三、小镇青年成为国产烂片的票房保障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当然我们少不了数据分析,让我们看看《左耳》的数据。

《左耳》的排片占比前二十位里居然没有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而像长沙、合肥、郑州排在了前三位。已经上映16天的票房超20亿的《速7》,目前排名前十的城市里依旧还包含了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

 数据不会说谎,这说明这部电影又是一部典型的“小镇青年”电影。从《战狼》开始,“小镇青年”助推国产类型片创造票房奇迹的现象就屡屡发生。

中国电影院线在一线城市的大局基本已定,而二三四线城市却有着巨大的蓝海市场。根据《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的数据:2014年,我国银幕数量达到近23592万块,继续保持银幕总数全球第二的优势。新增银幕以县级城市为主,新增银幕5397块,同比增长29.66%,平均每天新增银幕14.79块。各地加快了县级城市数字影院的建设步伐,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成为影院建设的主要区域。

随着这些县级城市院线数量的不断增多,饥渴的“小镇青年”未来必然也会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电影消费群体。什么样的电影能满足这个群体,什么样的电影就会获得好的票房成绩。

一线城市的小青年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大片洗礼,有着成熟的观影体验,是越来越不好糊弄了。至少不是随随便便请来韩庚和范爷就能让他们趋之若鹜的。但是在二三线城市国产烂片还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和时间。甚至一不留神像《战狼》这样的“爱国神话片”还会创造个五亿票房奇迹。

http://ww2/large/6262ef9dgw1erjxlnzpfaj20hs0bu74v.jpg 

在未来对中国的电影市场我们大概能做出这样一个判断:进口大片强者恒强,横扫全国;国产类型片可能导致城乡两极分化;国产烂片依靠“小镇青年”可能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绩;至于文艺片,依旧缺少市场,譬如马上要上映的何冰老师主演的《十二公民》,就票房堪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