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猩球崛起:黎明之战》:涉嫌种族歧视

(2014-09-01 01:08:52)
标签:

杂谈

《猩球崛起》本系列是作为电影《人猿星球》的前传问世的。《猩球崛起》主要讲述的是地球上的猩猩从智力启蒙到成为星球主宰者的过程。

《猩球崛起1》里已经交代了“凯撒”逃出人类奴役的过程,在第二集则讲述的是随着“猿病毒”的蔓延,人类几乎灭绝,而已经智商高度发展的“凯撒”带领的人猿阵营和残存的人类的一次无意偶遇,由于双方的敌意和猜忌最终导致了战争,最后引发出了“凯撒”的人生感悟。

媒体上把这种题材归类为“末世科幻电影”,曾经有过很多经典。譬如美剧《行尸走肉》和《2012》,还有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以及和儿子主演的《重返地球》等。

人类的“末世意识”自古就根植在人类的灵魂里,从玛雅人的末世预言,到美苏争霸的期间美国“人民圣殿教”的世界末日论。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人类的“末世意识”并未根除,反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作品来警示那些在“科技盛宴”中狂欢的人类,他们营造了一场场虚幻的末日危机场景,试图揭示出人性在极端状态的复杂性。

在以前的“末世科幻电影”中,主要描述的是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在回归到原始状态下的社会属性的“善”和动物野性的“恶”的冲突,而到了《猩球崛起》系列却恰恰相反,它逆流而上,主要刻画了一个“低等种群”在发展到接近人类文明社会后体现出来的动物属性的“善”和社会属性的“恶”的矛盾。

“仇恨”和“信任”成为了电影中的两大主题。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应该算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你可以把“凯撒”领导的人猿社会理解为任何一个和西方主流社会对抗的弱势民族,而且是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民族。

导演无意中把一些不发达的民族比喻成了刚刚进入人类文明社会的“人猿”,这有着明显的种族歧视嫌疑。

“凯撒”领导的人猿社会的一些特点:譬如坚定的“信仰”;譬如群体中狂热的好战分子“科巴”;譬如他们从人类社会中夺取了终极武器:枪;譬如他们的心中被奴役的仇恨,都无一例外的指向了现实社会中的某些群体和种族。

http://s13/large/001NHXJPzy6LGxzkxFG0c

社会意义说完了,再返回来说说电影本身。

一般电影中有这样一个基本模式:在正义和邪恶对抗时,一般都会放大邪恶势力的能力和智慧,让双方在势力上达成均衡,以便符合逻辑推进剧情的延续。当然,像《虎口脱险》这样的喜剧电影为了达到喜剧效果则是相反的。

在《猩球崛起2》里同样呈现出了这样的模式,导演赋予了人猿超强的本领和智慧,譬如使用枪械、骑马等人类社会才有的高级技能。

即使是升级后的人猿社会,在向人类堡垒进攻的过程中,也显得过于“神话”了,导演也明显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让这场本应该是最精彩的战斗草草结束了。

而且人猿形象的设计也是有明显的漏洞。人猿的体型并不是固定的,在与人面对面时它表现出来的体型是硕大的;而到了骑马,使用枪械的时候却又是相对矮小,因为如果不这样人猿那粗大的手指根本无法扣动扳机。

当然电影的特效真是无可比拟,这也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其中对人猿形象的刻画是最成功的地方。细节就不多说了,有兴趣可以去电影院看。

如果不考虑电影的深刻社会意义,单纯从特技这一点来看,本片还是很精彩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