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学随笔3

(2024-04-30 08:35:48)
标签:

教育

分类: 情感
       歌曲《箫》教学中,我向学生介绍箫:“这就是箫,也称洞箫,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管乐器,常用一根竹管做成,一端有吹口,竖着吹……”我的话还没有说完马上有个学生叫到:“老师我见过箫,是深紫色的……”班上的一个捣蛋鬼故意插嘴:“老师,那不是箫,那是甘蔗……!”课堂顿时哄堂大笑,我立即补充:“小朋友观察真仔细,它们长得有些相似,但有不一样的地方,箫的身上有六个或八个孔,而甘蔗身上没有,是一种水果,箫是一种乐器。”……分析:孩子们的回答让我这个做老师的感慨万千。
       人的生命演变正如季节变化一样,时序是不能变更的。儿童时代是人生的早春,这是一个想象丰富、充满梦幻的时期。受孩子们的启发,反思今天的教学,已不能再简单地理解成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教学的流程也不再是简单地教流向学。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按预定的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尤其师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丰富得多。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进行着的过程,从教到学到学生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她的描述与新课程标准关于新课堂的描述是一致的,都是强调课堂的动态、发展性。都强调课堂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如本案例中出现的事先未曾想到、也不可预见的情形,成了本堂课的精彩之处。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形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避而不谈,教学怎能有个性?又怎能有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育随笔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