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225指数图解及巴林银行倒闭的技术原因(20140705)

标签:
缠论日经225指数买卖点分布情况巴林银行倒闭技术原因 |
分类: 6.缠论学习 |
日经225指数季线图解:0-0为一个季线盘整走势类型,最低点为季线盘整底背驰买点(严格地说,最低点相当于年线级别的买点,前面的次低点才是理论上的季线级别盘整底背驰买点),1为季线级别第三类卖点,2为季线级别第二类买点。[E]为季线级别走势中枢的反中枢完美点。
日经225指数月线图解:11为季线级别的盘整底背驰买点,MACD力度辅助判断比较的走势段为:10-11与0-1两笔走势比较。其中,1-10为围绕月线级别走势中枢(1-4)级别扩展出来的大一级别即季线走势中枢,10为该级别扩展中枢的反中枢完美点即K[E]点。
日经225指数周线图解:对应上述季线级别和月线级别走势,在周线级别走势图上的精细分解和解读(注意,此时的周线走势图解就相当于禅师所说的1F级别,即把周线级别走势图当做最小级别走势。同时,假定月线级别为本级别走势,那么周线级别走势就为次级别。)
可见,对于月线和季线图而言,看不清楚各个笔走势的内部结构,但在周线图上进行精细分解,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笔走势内部结构的演绎发展,同时也就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周线笔走势级别的走势中枢、级别扩展和扩张中枢以及相应的买卖点分布情况。
就11-14而言,从11开始,到13前后附近,笔走势上形成了多个多义性的走势中枢,图上所标示的最基本的两个是:级别扩展中枢更替为级别扩张中枢。最巧妙的可能在于,以12这个高点下来的笔走势中枢级别扩张中枢的中枢完美点,正是13上来之后的第一个走势中枢的中枢完美点,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显然不是,合理的理论性解读是:这两个不同级别的中枢完美点,正是理论上两个不同级别走势类型的共振重合临界点(最佳买点或所谓的走势高潮点即[G]点)!
另外,13-14这个线段走势已经是次级别的向上趋势走势,向上趋势顶背驰制造该级别的第一类卖点后,面临两种理论上的分类:趋势+盘整;趋势+反趋势。
站在周线笔走势为最低级别的视角下,12-K[G2]为笔走势中枢级别扩张中枢,K[G2]之后的三笔(次级别走势)向上离开中枢,然后以三笔走势(次级别走势)回拉该扩张中枢,即到14下来的笔走势低点,构成该扩张走势中枢的【类第三类买点】。
==============
日经225指数上最大轰动事件发生在周线图解的2-3段走势之中(1995年2月),该段下跌走势埋葬了英国身名显赫而又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巴林银行!当然,搞死巴林银行的不完全是技术走势本身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具体操作的交易人员不计后果的疯狂搏命行为。
这件事的经验教训,是资本市场中人,特别是期货交易人员都必须加以深刻总结、充分提高风险认识,并时刻警觉资金风险管理与如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效率与风险平衡性)的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课题。
任何市场,风险都是必然存在的,从根本上说,规避风险的唯一解决方案,只有资金管理一条道路。提高资金风险管理的结果,必然导致资金使用效率的降低。若要想在严格的资金风险管理之下,竭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禅师所说根据缠论降低操作级别。或者说,根据不同级别走势类型所能容纳下的资金规模数量,构建起在不同级别走势买卖点之间都能操作盈利的分区捡钞机。简单说,除了缠论,当下世界,别无它法!
理论技术上,该段走势在周线上是一个很正常的盘整走势类型(周线:0-3;日线上:a+A+b的b走势段),在日线上,也不过是一个日线笔级别扩张走势中枢的【类第三类卖点】之后的向下延伸过程!具体日线上的图解如下:[1]-[10]或[2]-4构成级别扩张中枢,中枢区间为:{3;[3]}=【19993.00;20781.00】,其后的次级别走势4-7向下离开该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7-10回抽该中枢,最高点10为19833.00,因此,10就构成理论上标准的【类第三类卖点】。当然10点也是日线上0点下来的日线次级别(即30F级别)向下趋势走势的第二个日线笔走势中枢的反中枢完美点即[E2],这也是一个两个不同级别走势类型共振重合的临界点(最佳卖点)。关于这个卖点的理论解读请见前面博文分析内容:
(2014-06-28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