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策略

(2013-06-18 20:10:38)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感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出发,真正实现富有学生个体特色的创造性、探究性阅读呢?

    一、确保充分的阅读实践

    阅读活动就应该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上。阅读时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底座,进行不同层次地阅读,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地台阶状前进,可以让学生反复地通过不同目的的“四读”(读准、读熟、读懂、读好)由浅入深地完成阅读全过程。

    1.给足时间。教师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好每节课的阅读时间,并让学生自我监控达成度。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全员参与。学校阅读活动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保证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特别是自主阅读的环节,让全体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

    二、尊重独特的阅读体验

    在教学中,虽然教学步骤是一致的,但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思维活动的方式不同,情感活动的样式各异,意志活动的强弱也不一样,阅读后获取的结论也各有差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尊重学生。

    1.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阅读既然是一种个性化的解读过程,那么,学生自然可以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对课文产生认同、共鸣,或进行质疑、批判。

    2.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阅读教学中非要以唯一的标准答案为准,势必将扼制学生思想上的批判性和创造性,限制其思维发展的空间。阅读活动就应如此,作者有个性化的表达,读者自然也应当有其创造性阅读的权利和潜能。

    三、鼓励自由的阅读方式

    1.选择适合自身的阅读方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在他们的个性阅读中包括读、说、画、写、唱等多种方式。

    2.营造合作探究的阅读氛围。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给学生一个学习平台,鼓励学生随时有问题提出来,给时间,创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深入探究。

    四、丰富有效的阅读拓展

    1.趣字引路,博览群“书”。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我们推行大阅读教育。所谓“大阅读教育”,从阅读对象来说,提倡读纸质书(纸质书刊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和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事理)三大类;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还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从阅读课堂来说,要积极开发校外的阅读课堂,做到课内外融合,校内外沟通。

    2.指导方法,保证质量。为确保学生大量阅读的质量,教师进行了相关阅读方法的指导。一是提早安排略读、速读的训练,立足课堂,结合教学,传授略读、速读的基本方法,并鼓励尝试使用,促使学生在小学毕业时能够较为熟练地掌握“整体式阅读法”、“浏览式阅读法”、“选择式阅读法”等阅读方法。二是学校通过开展“速读比赛”、“优秀读书笔记展评”等丰富多彩的阅读实践活动,不断将阅读方法转化为阅读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