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声度许飞琼
(2012-03-24 15:05:02)
标签:
杂谈 |
分类: 闲情偶寄 |
玉簪记琴挑一出,妙常上场弹琴,潘必正听到琴声重出场,所唱“懒画眉”一曲颇合骚人风旨:
步虚声度许飞琼,乍听还疑别院风。凄凄楚楚那声中。谁家夜月琴三弄,细数离情曲未终。
第一句“步虚声度许飞琼”粗看难解,细品则韵味十足。
先说“步虚声”。据南朝宋刘敬叔所撰《异苑》卷五“梵唱”一条: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岩岫里有诵经声,清通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衿祗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一云: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也。
乐府有杂曲名步虚词,据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八(杂曲歌辞十八),乃道家曲,“备言众仙縹緲轻举之美。”庾子山写过《道士步虚词》十首,俱是仙家字眼(庾子山集卷五)。李谪仙作《题随州紫阳先生壁》(李太白全集卷二十五),恭维他的好友丹丘生的师傅,名道胡紫阳,有句曰:“喘息飡妙气,步虚吟真声。”
再说许飞琼。许飞琼与董双成是传说中西王母身边的侍女。《太平广记》卷三载汉武内传,叙汉武帝与西王母相会,有“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许飞琼鼓震灵之簧”侍宴。步虚声度许飞琼的典故,出自《太平广记》卷七十:
唐开成初,进士许瀍,游河中。忽得大病,不知人事。亲友数人,环坐守之,至三日,蹶然而起,取笔大书于壁曰:“晓入瑶台露气清,坐中唯有许飞琼。尘心未尽俗缘在,十里下山空月明。”书毕复寐。及明日,又惊起,取笔改其第二句曰“天风飞下步虚声”。书讫,兀然如醉,不复寐矣。良久,渐言曰:“昨梦到瑶台,有仙女三百余人,皆处大屋。内一人云是许飞琼。遣赋诗。及成,又令改曰:‘不欲世间人知有我也。’ 既毕,甚被赏叹,令诸仙皆和。曰:‘君终至此,且归。’若有人导引者,遂得回耳。”
潘书生有情,妙道姑有意,虽是“尘心未尽俗缘在”,心事却怕人知,所以要“步虚声度许飞琼”。
纳兰性德的饮水词中有一曲采桑子,多借道家故事,咏男女相思之意,也曾引用此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