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理论"(The
Long Tail)神秘吗?我看不一定。因为这一概念并不新鲜,事实上,其与美国市场学家Wendell
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市场细分(Niche
Market)概念非常地接近。即两者都是将市场逐一分成较为细小的空间,再对这一空间进行营销。
但他们的区别呢?市场细分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先要确定顾客群对产品差异或市营销组合变量的不同反应,以最终为企业带来客观的利润。而根据提出长尾概念的Chris
Anderson所述,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就可以与那些数量不多的热卖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
也就是说,市场细分提出的初衷是从那些热卖品的角度来谈的,即对热卖品进行细分。如手机市场,实际上,手机市场是比较热门的,各式新功能实际上是对这一市场的细分。而如果将步话机与手机市场进行比较的话,则或许该用长尾理论了。又比如豆瓣,以前的传统书店大多靠得是市场营销的方式来推销他们的热门书籍,店门口总是放着最新的书籍排行榜。畅销书还有简装本和精装本之分,为的也是细分不同的市场(普通阅读市场和收藏市场)。但豆瓣恰恰利用了互联网的特性(如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在网站上多放一本书的介绍的成本是可以几乎不考虑的,且其只起到一个读者与书商之间的平台而并不承担书籍的存货成本),长尾便形成了。
市场细分概念并没有推翻原有的80/20法则,而长尾做到了。
长尾理论与市场细分的另一不同点在于,市场细分主要是希望最适当地提供这样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进行较多的细分。而长尾理论在营销渠道上也进行了划分,如Blog营销,那个葡萄酒遇到博客便是很好的一例,还有Google的AdSence、口碑营销。但我并不认为低成本会在长尾市场上有多大的表现,Blog营销很Cool,但单纯依靠口碑传递毕竟不太快。试想,东西卖不出去,成本还是挺高的。
总得来说,市场细分与长尾理论的区别并不明显。而互联网媒介毕竟有自己不同于传统媒介的特性,特性的不同也许决定了你该用市场细分还是该用长尾理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