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教学思考

(2011-10-15 08:53: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之设计反思

四年级上册《搭石》一课教学思考

 

《搭石》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课文语言质朴,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一块块搭石任人踩踏,上了点年岁的人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无论怎样急着赶路都要停下来,及时调整,直到满意才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面对面走搭石,互相礼让,闲话家常;若是遇到老人走搭石,伏下身子,背老人走搭石。一幅幅画面,让人感动,让人体会到了人性美。

教学这一课前,仔细阅读了教材内容,认真研究了这一单元的总的教学目标,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理解词语的各种形式各种方法。3、感受乡亲们默默奉献和一心为别人着想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4、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情美。2、学习作者是怎样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和感受到美的。3在阅读中感悟美、欣赏美。教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发挥想象,读中感悟进行学习。教学后,感受颇多,纵观整节课有几点可谈:

一、            导入环节,引出理解课文的核心问题

“同学们,屏幕上这个小山村是作家刘章爷爷的故乡,美不美?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有清澈见底的小河。但是,作家每次回忆家乡的时候,他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优美的画面,优美的导入语言,一下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进了课堂,将学生的精力融进了这美丽的小山村。

课前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预习,那么结合你对课文的预习,

据课题搭石,你认为学习课文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搭石是什么?搭石有什么用?作家为什么觉得家乡的搭石最美?大家都是爱思考的好孩子,这三个问题就是理解课文的核心,先请同学们快速的小声的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这三个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学习课文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自己通过阅读去解答,充分发挥老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而且问题是自己认真思考提出来的,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子就在课堂伊始被调动起来。

 

二、            词语过关环节,多种形式理解词语,扫除障碍

   

 “你们看,把词语放进句子里一下子就明白它们的意思了,这真是一个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查字典也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听到老师的这些提示性的语言,学生很容易就学会了各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俗语”时,让学生说说身边的俗语;理解“挽裤”时,让学生做一做动作。学习词语的环节除了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读准字音,还增加了对词语的理解,教给孩子学习多种方式方法理解词语,这样为下一步的理解课文扫除了障碍。进入理解课文阶段的时候,就可以更专心的通过朗读进行体会感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等等。

三、            理解课文阶段,注重朗读体会

朗读重点句子理解课文时,每一次朗读都要带着某种目的去读而不是生

硬的一遍一遍又一遍的单调的重复,每一次的朗读都得到老师的鼓励,激励学生每一遍都带着足够的热情来朗读课文。“让我们再一次大声的朗读这句话向后面听课的老师们介绍家乡的搭石。”老师一句简单的提醒,就很容易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走搭石的行列,按照老师的提示来边朗读边想象走搭石的情景。”老师引导读书时,对“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用不同的语速进行导读,老师读的快学生就自然而然的跟着快,老师读得慢,学生就自然而然的慢下来。读完之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协调有序。这种朗读的形式很新颖,学生读起来非常投入非常兴奋,老师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紧紧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着。

 

四、            学习课文中穿插写作知识的指导

“乡亲们的高尚品德美不美?作者的描述美不美?让我们页学着作者的描述美美的说上几句。幻灯片出示填空练习:假如遇到(      )来走搭石,(    )总是(       ),人们把这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讨论后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经常进行这样的练习,我们都能够做小作家了。”通过这些简单的练习学生忽然间意识到原来自己也能够写出优美的语句,原来写作文并不难。

“同学们,你现在明白作家刘章是怎样通过看得见的平凡的小事物来表现看不见的美了吗?相信大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体会都能够成为出色的小作家。”也是引导学生学会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体会的有效方法。

        经过了自己精心的付出,也收获了一节精彩的课堂。下课之后,看着学生依依不舍的走出课堂,让人感到一种付出之后的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聪明,糊涂
后一篇:随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