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爹利:生命之水,奢华演绎三百年

标签:
马爹利生命之水干邑酒美食 |
http://s10/mw690/001NHocLzy733asiIhX39&690
世界上有多少酒能唤醒沉睡的本我?又有多少酒可以拥有300年的风雨沉淀?大概只有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干邑品牌马爹利才能告诉你答案。
马爹利是被人誉为“生命之水”的酒中至圣,每一瓶酒都是创始人尚·马爹利(Jean Martell)“力臻完美”的具体体现。以L’Or de Jean Martell为例,2009年它在美国发售时,全美仅限120瓶,足见其珍贵。L'Or是由多达几百种的“生命之水”调配而成,“生命之水”是马爹利家族的传家宝藏,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接触与知道当中的酿制秘密,目前酒窖里最古老的“生命之水”更可追溯到1830年。可以说每一瓶马爹利都是一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是300年干邑酿造历史的积淀。
作为最古老的干邑厂的创立人,尚·马爹利(1694—1753)不懈追求完美卓绝的品质,严格监督、把控酿造过程每个步骤,他所酿造的干邑迅速得到品鉴家们的交口赞誉,这些品鉴家包括拿破仑的总管家、奥地利王室、俄国沙皇以及英国国王。马爹利也迅即闻名遐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钟爱,正如创始人尚·马爹利在1721年所说:“我们的‘生命之水’是法国举世无双的佳酿。”300年的风雨历程,马爹利一如既往、锲而不舍地锤炼其酿造技艺。
马爹利最初办的货运是往泽西岛和根西岛的,那是传统的英法贸易通道。接着他开拓了到鹿特丹、汉堡的汉西亚特港和白贝瓦的贸易。到1721年,他出口了53000加仑的干邑,7年后在干邑买了土地和建筑,目前仍是公司的产业。
凭着激情和干劲,尚·马爹利有计划地参与地方市场、联络葡萄园主,常常看到他在唐奈·夏朗德(Tonnay Charente)亲自指挥酒桶入酒。他还经常到干邑外的奥尔良、索墨去约见客户和代理商。
1726年,马爹利和一位干邑商人的小姐共接连理,但不幸很快便离婚了。后来再和另一位夏朗德大户的千金结婚。他在1753年辞世,遗下了生意兴隆、名声远播的公司,由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主理。
随着生意发展,1784年马爹利首次运货到北美。其里程碑事件包括1797年首次出口瓶装、1803年首次远到俄罗斯,以及1819年当泰奥多尔·马爹利(Theodore Martell)从伦敦写信给他的兄弟订购15桶时,第一次用到Extra标号。第一次运到伦敦的VSOP(也是他最先用这标号)是在1831年。马爹利1851年开始出口澳大利亚、1861年出口中国、1868年出口日本。1880年干邑葡萄园受到葡蚜的大举侵袭,他的生意大受挫折,80%的葡萄枯死了。经过很多年的努力,他才找到了嫁接欧洲藤到美国根株然后再种植的方法解除困境,然后重操旧业。
著名的马爹利标号Cordon Blue(蓝带)创立于1912年。1918年11月11日德法停战协议签署仪式上,马爹利干邑被选用。1975年公司上市,1988年被加拿大饮品公司巨人锡格蓝(Seagram)收购。接着便有新品种:1990的拿破仑Special Reserve(特酎)、1年后的Gobelet Royal(夜光杯)和1992的L'Or(金牌),后者用有一个显赫的24K金牌的玻璃矮瓶装载。1994年推出Noblige(矜贵),1年后推出Creation(新猷),后者是纪念公司成立280周年纪念的品种。
目前家族仍掌握公司的主要运作,第八代的帕特里克·马爹利(Patrick Martell)任总经理。
小贴士:马爹利的干邑区蒸馏
根据相关规定,干邑区的蒸馏过程,必须在收获季节过后的11月到次年的3月之间进行。以马爹利为例,马爹利从4个最好的葡萄产区:边缘区、大香槟区、小香槟区和优林区挑选最好的葡萄酒来进行蒸馏。并以其独有的双重蒸馏法,先使用纯净的葡萄酒,首次蒸馏后得到的酒名为“Brouillis”,然后将其进行第二次蒸馏,分离出酒头、酒心、次酒,只留取醇和珍贵的酒心部分作为马爹利干邑的原料。而酒头和次酒则被返回到首次蒸馏前的葡萄酒中,重新进入两次蒸馏的循环。通过这一独到的双重蒸馏过程,马爹利干邑拥有了更为柔滑、精致而轻盈的“生命之水(eaux-de-vie)”。此外,马爹利所拥有的Gallinne蒸馏厂,是干邑地区规模最大也是最现代化的蒸馏厂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