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育论文:《网络时代家校联系新途径》

(2015-06-10 20:12:00)
标签:

育儿

教育

时评

万维路径,开辟家校新天地

网络世界,谱写德育大文章

——网络时代家校联系新途径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高级中学  张晓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一一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 都不要发生分歧。”“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最主要的两大环境,班主任和家长分别是这两大环境的教育者,因此,学校和家庭之间、班主任和家长之间,要加强联系,携手互助,在教育孩子的理念、实践方面达成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才。

      

一.家校联系传统途径的不足

1.滞后性

有些班主任平时不和家长联系,往往是在学生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而且自身无法独立解决时才想起要联系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和帮助。或是打电话,或是家访,或是叫家长过来学校面谈,不管是哪一种方式,都是在问题出现之后才采用的。这样很有可能已经错失了教育学生的最好时机,亡羊补牢,事倍功半,还有可能令家长不满,埋怨班主任为什么不早一些及时地和他沟通,甚至会产生双方的摩擦,严重影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此外,有些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活动完全依赖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围绕几个大的时期如期初、期末、节假日等进行,在会上更多做的是前段时间的总结,积累下来的问题没有能在这些家长会展开之前及时地去沟通、解决。

2.单向性

有些班主任在实践中采用简单的灌输方法,较少和家长进行双向交流。家长会是目前较普遍的一种联系方式。在家长会,班主任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学到一些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家长可以通过与班主任面对面的交流,具体了解学校工作和孩子在校的真实的情况。但在实际操作时,家长会很容易就流于形式——班主任往往是先介绍学校发展情况,然后介绍班级各种情况,包括科任班主任的履历、联系方式,班干部构成,成绩情况,林林总总,最后提出对家长的建议、要求,家长会已经到了尾声,没有给家长双向交流的时间。这样,难得开展一次的家长会几乎成了报告会,家长只是接收器。这种单向交流,,效果可想而知。

3.不协同性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工作繁忙,疲于奔命,对孩子的教育不一定能够有时间、有心思、有精力处理得很好。部分家长可能还缺乏参与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家校建设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甚至认为孩子一旦上了学,教育孩子的责任就全部都由学校承担,自己只负责给孩子钱物,在生活上提供保障。班主任限于传统的联系方式,和家长交流的平台很少,时间很短,深度不够,结果没能让家长取得协同一致的看法,大大影响了家校建设的开展,影响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网络时代家校德育建设新途径

       有鉴于家校德育建设途径的滞后性、单向性和不协同性,笔者认为,在当今网络时代,家校德育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家校联系新途径,弥补缺陷,达成家长、班主任双方沟通的最佳效果,最大程度上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人格。

1. 校讯通

       现在很多学校都加入了广东省校讯通系统,班主任随时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给家长发短信。但很多班主任只是把这个平台当成是实用型平台——通过发“人人通”,通知家长,学生什么时候放学,学校在什么时候举办家长会或什么大型活动,学生带了什么资料回家需要家长签写意见,等等,使“人人通”的“通”完全等同于“通知”,这其实是狭隘化的理解和应用。“人人通”的“通”,更应该是“沟通”,班主任通过及时地给家长发短信,可以更快捷地和家长沟通,让家长第一时间获知孩子在学校的种种表现,有必要时和班主任进行电话或面对面的沟通,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取得协同,进而商量好教育孩子的下一步对策。

       笔者在上个学期,就有意识地充分运用“校讯通”这个网络平台,将学生的以下情况第一时间发给家长:

1)学习方面:每周测验、每月考试,学生的进步或退步名次,班级排名;交作业情况;学习勤奋程度……

2)德育方面:所在宿舍被评为周或月“优秀文明宿舍”;宿舍违纪情况;富有集体荣誉感,积极参加班级活动……

3)其他:参加班、级、校、区、市乃至省的比赛,获得了什么荣誉……

很多家长在收到笔者的短信后,都十分感动,如白鑫雄家长回短信说:“我孩子有此荣誉离不开班主任您的培养,在此多谢您的辛劳教育!希望今后更严格他,让他在学业成绩方面有更大的进步。”如董权辉家长回短信说:“班主任您好!多谢您在百忙中抽空告诉我们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成长。同时我向班主任提出小小的建议……在此感谢您对我儿子的辛勤付出!”

一方面,家长能够及时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或通过电话,或者在孩子周末在家时,对孩子或奖励,或批评,让孩子拾漏补缺,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家长能够就这个情况和班主任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提供班主任本不知道的孩子成长信息,或者提出相关的建议,让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能够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这种重视学生成长、及时和家长沟通的态度会得到家长的认可,进而通过家长的评价,班主任的形象会在学生心目中不断高大起来,有利于优化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班级博客

班级博客,是指以班级为主体的网络博客。在班级博客中,主体并不是班主任,而是学生、家长和班主任三位一体。班级博客内容包括与班级有关的活动照片、文字以及学生作品、班主任教育心得、家长育子心得,也可以将学生、家长、班主任认为有用的阅读资料转载上传,阅读讨论,促成三方的深度交流沟通。

对学生而言,博客上的每一张照片,都有着他们和班级同行的生活轨迹、青春气息,每一张照片下面的注释、点评、讨论,都会渐渐将他们的心思拧成一股绳,培养班集体观念、强化集体荣誉感。而学习尖子生在班会课上的方法介绍,也可以形成文字,发表在班级博客上,一方面强化尖子生的成就感,另一方面,让其他学生在点击阅读、讨论交流中,更深入地理解尖子生的学习方法、习惯,促成深度学习、亲身实践。

对家长而言,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发表自己个人生活感悟及育子经验,每一个家长都可以在交流中各取所需,取长补短,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家长还可以转帖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文章,让大家讨论交流,这样班级的家庭教育水平就会水涨船高,集体进步。

对班主任而言,可以将班级的各种信息在班级博客发布,也可以选择较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在网络上对家长进行指导,只要家长点击就可以看到。也可以就家长的意见、建议进行回应,就家长的疑惑、不解进行解答,取得多方沟通的最好效果。

总之,班级博客这种形式独特新颖、涉及面广,信息量大,有着及时性、多向性、互动性的特点。通过班级博客,学生、家长、班主任置身于同一个平台——学生感受到家长、班主任的责任心;家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领悟班主任的教育方针;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心迹,倾听家长的心声:三方在这种新颖的互动方式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最终达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学生成才。

 

3.家长QQ

这一代高中生的家长,相当一部分也有QQ,班主任可以建立一个家长的QQ群。

首先,班主任可以及时发布信息,如班级、学校近期的活动,班级整体成绩情况,一些应节的祝福话语,更重要的是,具体到学生个人,通报某某学生在什么方面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或进步,一方面,令学生的家长更有荣誉感,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就是这种虚拟的空间感,会让家长恍若感到其他家长都在关注这个消息;另一方面,没有被点名表扬的家长会“见贤思齐”,督促孩子更加努力,争先恐后,争创先进。

其次,除了消息的发布外,家长们还可以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讨论。如有些学生的名字在QQ群中反复出现,多次被点名表扬,其他家长就可能会邀请该学生家长现身说法,谈一谈“育儿心经”,即便不发言的家长、后来才登陆页面的家长,都可以通过翻看QQ聊天记录看到具体内容,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此外,家长还可以将孩子周末的表现反馈在上面,班主任就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还能发一个QQ群公告,希望各位家长说说自己孩子在家的具体表现,进而归纳学生周末在家的若干种活动方式,分门别类,在学校做有针对性的引导。

再次,除了具体实在的信息交流外,在这种多向的交流中,班主任和家长出于一种平等的位置,互通有无,有来有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只言片语,字字关心,在这种貌似即兴、随意的交谈中,班主任和家长恍若相交多年的好友促膝谈心,围炉夜话。比起双方正儿八经坐在一起,为了具体事项谈论半天,这种“漫谈”方式的效果有时可能还要好一些。“交”往是为了“交”流,“交”流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交”心,建立家长QQ群,就能达到这样一种交心的效果。

 

“两会”期间,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表示:“网络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已经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几乎到了人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程度。”因此,在当今网络时代,家校德育建设不能固步自封,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络家校联系新途径。当然,校讯通、班级博客、家长QQ群等家校联系新途径,还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自身还有一定的限制,也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家校联系途径。各种家校联系方式应该相互结合,多管齐下,长短互补,才能真正发挥家校联系的作用,促成和发展学生的健康人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