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半亩方潭
半亩方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85
  • 关注人气:1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再谈高品质高中的建设(下篇)

(2018-09-17 14:27:56)

再谈高品质高中的建设(下篇)

 

省教育厅副厅长 朱卫国

三、培养高素质之人

高品质高中应当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所谓高素质之人应当是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之人,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之人,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能力之人,具有健全人格、健康身心和较好审美能力之人。建设高品质高中要围绕培养高素质之人,努力实现四个统一。

(一)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是普通高中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不等于所有学生“一条线、齐步走”,应当立足于让每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教育的任务不仅要让每个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且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题目,高品质高中应当努力破解这样的难题。衡量一所高中有没有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所作为,要看学校和教师有没有了解学生的个性,有没有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和条件,有没有实施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有没有鼓励、指导个性发展,有没有创造和形成学生个性发展的机会和氛围等等。

(二)实现注重“双基”与核心素养相统一。长期以来,我们对普通高中的教学要求一直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除“双基”外,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价值观、人文素养同样值得重视。这次新的高中课程改革方案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要求,并且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从注重“双基”到注重核心素养,是我们对普通高中培养目标认识的一大进步,昭示着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将进入新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建设高品质高中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现形式,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注重“双基”的基础上,切实把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转到注重核心素养的轨道上来。

(三)实现为升学服务与为终身发展服务相统一。这次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明确普通高中的任务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升学准备、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对普通高中改革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长期以来,普通高中的升学教育功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还做得不够。普通高中不仅要给予学生必备的知识技能、文化修养,帮助他们上一所理想的大学,更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办为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特别要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终身受益。我们希望的高品质高中应当把为升学服务和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有效地统一起来,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长大后”的表现,真正为他们“长大后”发展奠定基础。

(四)实现关注“榜上有名”与“名落孙山”相统一。评价一所高中的教育质量、办学水平和学校品质,最终要看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适应对接高中新课程标准和高考改革方案,省教育厅已研究制定了新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高考,而是坚持正确的教育改革方向,关注学生成长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校改革管理模式和育人方式。综合素质评价要真实准确地记录学生的发展情况,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查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建设高品质高中过程中,我们要积极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既要关注“榜上有名”的学生,也要关注“名落孙山”的学生。要评价学生三年的进步情况,评价学生的均衡发展情况,通过更加科学的评价来评判一所学校的品质。

四、做强立校之本

一所学校特别是高品质学校靠什么立校,这是大家可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我以为,就总体而言,在解决基本办学条件之后,重点要在课程、技术、队伍、科研、管理五个方面做强立校之本,提升学校品质。

(一)做强学科课程。目前,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修订稿即将颁布,新方案在培养目标上强调核心素养的养成,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在课程实施的保障措施上有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当前,我们要深入总结课程改革的成绩与经验,加强研究,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为新方案的实施做好准备。一是加强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二是开发课程基地功能,三是以前瞻性项目研究引领高品质高中建设。

(二)做强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应当在做强教育信息技术方面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对于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来说,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我们要思考如何树立“互联网+”意识,主动适应信息化时代,在信息化平台上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要思考如何调整培养目标,使培养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具有信息化能力和素质;我们要思考如何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载体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要思考如何改革评价制度,利用信息技术改进评价方法,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等等。我以为,建设高品质高中,要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领先一步、高人一筹,谁率先占领教育信息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掌握未来学校发展的主动权,谁也将距离高品质高中更近。

(三)做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支高品质教师队伍,是高品质高中建设的基础工程。各学校一定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校本研修与培训计划,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整体素养。要创造条件培养各学科的特级教师、骨干教师,使特级教师成为一面旗帜、带出一个团队、打造一种品牌。一位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所高品质高中一定要有一位有政治头脑、有教育理想、有管理才能、有创新精神的校长。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校长队伍建设,让一批校长脱颖而出,成为好校长、名校长。

(四)做强教育科研。建设高品质高中要坚定不移地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坚定不移地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做强教育科研要基于传统、基于现实、基于本土;要激发兴趣、激发动力、激发自信;要重在实践、重在持续、重在效果。建设高品质高中必须有一批教师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有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要学习借鉴国内外著名学校的经验,努力建设一批一流的学科课程,努力建设一批研究型普通高中,探索解决教学领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一批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五)做强学校管理。加强管理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基础,是建设高品质高中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持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积极推进从管理走向治理,推进普通高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建设高品质高中,必须坚决摈弃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建设高品质高中过程中,各学校要不断探索,强化管理,逐步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体制机制,同时,不断完善督导、监管机制。

五、创新建设之路

如何建设高品质高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的想法是不走墨守成规的老路,也不走另起炉灶的新路,要在全面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高中;要在巩固四星级高中办学成果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更高层次、更具内涵的高中;要在政府、社会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建设一批更高品质、更具影响的高中。创新建设高品质高中之路,要认真把握好“三个关系”。

(一)把握标准化与多样化的关系,更加突出多样化。推进普通高中优质多样发展,优质是前提,多样是方向,发展是目的。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决定了建设高品质高中在价值导向上要坚持多样性。当然,这种多样性是建立在一定标准条件上的。可以考虑在四星级高中标准条件基础上,研究提出若干优质发展方向,供各地各校在建设中参考。但不管如何多样发展,高品质高中要瞄准培养优秀人才、创新人才,要立足于未来20年、30年出各类精英人才,要致力于建设未来高中的理想范式。

(二)把握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更加突出软件建设。建设高品质高中要更加突出软件建设,包括教育理念、课程改革、校园文化、教师队伍、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建设。高品质高中不是靠漂亮校舍赢得声誉,而是靠丰富的内涵彰显魅力;不是靠大楼,而是靠大师;不是看眼前,而是看长远。

(三)把握政府认定与社会认可的关系,更加突出社会认可。建设高品质高中重在建设、重在过程;数量上不宜过多、过滥;方法上不仅要由政府培植、认定,更要得到社会认同、认可。对一所高品质高中来说,要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这牌那牌不如老百姓树牌,只有老百姓真正满意的高中,才能称得上高品质高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