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海洋地理)图解厄尔尼诺、拉尼娜形成及影响

(2012-04-17 15:31: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研日志
 1)太平洋是一个倾斜的洋体,东太平洋高于西太平洋,由于东太平洋处于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纳兹卡板块、Cocos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东太平洋洋底大量热量散出(产生的原因还有很多其他可能!),产生的热水流体比西太平洋强烈,大量海底热水流体使海水体积膨胀,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且时间有一定持续,从而影响大气环流;

http://hiphotos.baidu.com/rouxueqingge/pic/item/2cf2a809b91a7c4b6a60fbb3.jpg
 

 2沃克环流近赤道地区的一种准纬向垂直环流,正常情况下西侧上升,东侧下沉,即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且高层为偏西风,低层为偏东风,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在太平洋地区,沃克环流上升支和下沉支平均来说分别位于120°E90°w附近。在大西洋则分别位于70°W10°E附近。在非洲和印度洋则分别有两个方向与沃克环流相反的纬向垂直环流,称为反沃克环流。当然强度和范围由下垫面加热状况所定。

http://hiphotos.baidu.com/rouxueqingge/pic/item/60e47d63255de10f0d33fab3.jpg
       

 沃克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西太平洋水域温度要比东太平洋水域高些(可能是地球自转、信风因素导致),如果东太平洋的洋面温度升高,就会产生较暖而且湿润的上升气流,中、东太平洋气压随着海温的上升而下降(高压减弱、气压降低),西太平洋气压随着海温的下降而上升(低压减弱、气压升高),热带太平洋两侧气压差值变小,导致赤道东风减弱和向东撤退,削弱沃克环流。西太平洋暖水区向东移动,沃克环流的上升支和下沉支的位置也发生偏移,对流活动的中心移至中太平洋上空,中、东太平洋上升气流大大加强,降水显著增加;而西太平洋上升气流明显减弱,变成少雨区,形成大范围干旱。

 当拉尼娜发生时,恰恰相反

 拉尼娜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引起的。这种海水变冷是这样发生的: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一般伴随厄尔尼诺之后就会发生拉尼娜,信风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http://hiphotos.baidu.com/rouxueqingge/pic/item/b58ee024bf19865c8644f9b3.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