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段周末语文悦读类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方案

(2011-03-16 15:20:39)
标签:

xkt11135

程丽娟

教育

分类: 课题方案

小课题方案申报表

 

申报人

程丽娟

年龄

33

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

研究主题

享  受  朗  读     享  受  悦 

——中段周末语文悦读类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

 

    在本校大课题《周末语文梯度综合作业设计与评价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本人就与中段周末悦读类作业相关的现象进行了先期的调查与了解,观察到以下一些现象:

    镜头一:一堂常态课上,老师要求孩子们朗读头一周要求背诵和阅读的内容,孩子们却齐声唱读起来。原本非常美的一篇文章被整得是支离破碎,情致全无。再请学生个别读时,也是结结巴巴的,不成调。

    镜头二:又到了周末,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这周的家庭作业是把语文作业本上第××页做好,写好一篇周记。”教室中随之响起了叹气声。

    镜头三: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懒了。周末叫他写一篇周记吧,随便应付一下就完事了。里面的内容非常空洞,词汇量也不多。向几个家长了解孩子周末在家的阅读情况,都说孩子回家除了书面的习题训练,根本不看书。唉!(中段的一位教师无奈地向同事诉苦)

孩子朗读能力差,孩子周末毫无自主阅读兴致,分析问题的背后,出现这种阅读现状的应该不单单只是孩子自身的问题,静心反思,我们不难发现:

    1、语文课堂重讲解轻朗读,造成学生朗读能力低下。

在一般的语文公开课上,老师都会有模有样地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语调等。但在常态课上,很多老师觉得朗读太过费时,费事,而由教师本人唱主角地满堂灌式还大有之。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学生的朗读能力低下就变成了一种必然。

    2、 周末作业形式单一,只注重书面训练,而轻朗读能力的评价,造成孩子阅读短视。

    反观我们的语文作业,尤其是周末。我们布置的最多的是习题集上的作业,再好一点也无非是课外摘抄好词好句或出一期手抄报。但仔细推敲孩子的摘抄本和手抄报,随便摘抄几句简单的句子和内容就应付了事的大有人在。因为缺乏必要的对摘抄内容的指导和评价,阅读成了完成书面任务的工具,当然也就了无生趣。

    3、阅读环境整体的不景气,尤其是周末家庭阅读环境,造成孩子的阅读任性。

    在学校孩子迫于老师的压力,产生了“叫我读,我才读”的应付心理。在自习课上我们会看见孩子们在认真地静读,却很少看到对阅读材料的朗读展示。于是在课外,更或假期,读书的孩子早已没了踪影。更别说周末了,“那可是我自由的日子。爸妈只会问我作业有没有做好,才不管我有没有看书呢?我感兴趣,我就看;我没兴趣,不好意思,书,请让让路。”家长对孩子的阅读听之任之,孩子的做法当然可想而知。

 

    启示与思考:

    国家教育部颁行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里面特别强调了朗读的重要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在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事实也确实如此,翻开一到六年级的语文课本,从低段的“朗读课文”到中段的“这个故事很神奇,我要多读几遍。”或者“这个故事好像就发生在身边,我要好好读一读。”乃至高段的直接点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都无一例外地将朗读放在了学生学习语文这门学科的最重要位置。因为朗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包括学生的注意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记忆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写作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重要的,诚如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中所说,它可以“教孩子‘渴望阅读’”。而阅读是教育的核心,它是培养终身学习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基于以上认识,让学生“享受朗读,享受悦读”就成为了本人打开中段周末语文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的一个切入口,既点亮孩子的周末生活,又进一步地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享受朗读:根据周末悦读作业的布置,在班级中开展朗读展示活动,让大家都能享受到朗读带来的情感体验,。

    享受悦读:通过对周末悦读作业的交流与评价,进一步地让学生从乐做到善做,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中段周末语文悦读作业:指根据中段学生的思维特点、生活内容、学习内容的特征,设计丰富多彩的周末作业形式。

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通过教师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加强朗读引导,促使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

    2、通过布置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释放学生的周末心情,变“苦学”为“乐学”,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研究内容

    1、教师层面上的研究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关键在于教师有水平。而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只能从教室前面的那个人——老师身上做起。“几乎在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班级中,老师都定期地给学生们朗读。”而吉姆·崔利斯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最重要的是,他可以培养孩子对于阅读的兴趣。” 为此,在教师层面上主要将开展以下研究:

    小班化背景下,语文课堂中如何对学生朗读能力进行科学有效地的指导,包括以读促读,诵读,配乐读,欣赏相关的视频朗读等和评价方式。

    2、学生层面上的研究

    根据中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经验和学习需求设计相关的周末作业,点亮学生的“悦读”。

    1)  作业内容的研究,大体有以下方面。

    (1)制作创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书签制作,书目制作等;

    (2)分享书目:领略内容的精彩,如复述故事内容;

    (3)书香阵阵:主题摘抄,精彩朗诵,剧情表演,优秀习作展等;

    (4)能说会道:新闻会客厅

    (5)自主创新,根据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而定。

    2)对作业评价策略的相关研究,包括对学生的激励分层评价,交互式评价,及活动参与式评价等。

    3、家长层面上的研究

    1)引导孩子在家自主阅读的方法指导;

    2)家长参与学生周末作业评价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实践总结法,并辅以文献学习法,调查访问法等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10)

    阅读相关文献。主要参考书目为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和相关的作业方面的材料,作业设计的理念和评价策略;并制定悦读作业开展的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实践尝试阶段(2010.11——2010.12)

    布置相关的作业,比较各作业之间的优缺点,探究更为合理的设计形式和评价机制。

    第三阶段:总结提炼阶段(2011.1)

    对前一轮的作业设计和评价,进行反思、总结

    第四阶段:制定新的作业计划(2011.2)

    第五阶段:进一步尝试阶段(2011.3——2011.04)

    第六阶段:总结归纳阶段(2011.05)

    同组语文教师通过交流研讨,共同总结归纳各类综合作业的设计和评价。

    第七阶段:(2011年6月)进一步反思与完善阶段

    进一步反思与完善周末综合作业的实施,并力求在其他语文教学组中推广开来。 

时间预设

 

2010.10——201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