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在幼儿园受了老师的委屈,家长该如何面对呢?

(2013-04-13 00:11:42)
标签:

受委屈

育儿

分类: 幼儿园生活
照片摄于2013年3月,广东科学中心户外草坪上的“巨型耳朵”
如果我们都能很好地竖起耳朵倾听别人的话,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会减少很多矛盾呢?
http://s2/mw690/625f755bgda2d03d91061&690

良好的沟通,就是从“对话----倾听”开始的。
http://s6/mw690/625f755bgda2d1eba3155&690

    
    每晚临睡前,我都会和儿子聊聊天。今晚,儿子对我说:“我今天中午吃饭时不小心把饭倒洒在地上,M老师很大声地骂我!我不想上这个幼儿园了!”
    我立即安抚儿子的情绪,我说:“嗯,被老师骂,你的心里一定很难受呢。”
    见儿子情绪还算稳定,我就问:“当时是什么情况呢?”
    儿子气呼呼地说:“当时我正在发呆,有个女生从我后面撞我,我就把饭倒地上啦。我又不是故意的!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大声骂我!哼!”
    我继续安抚儿子的情绪,我说:“看来你真的很生气呢。”我一边说,一边抚摸儿子的头。
    过了一会儿,儿子的情绪比较平静了,我才说:“那你有没有跟老师解释一下你当时的情况?”儿子说:“M老师根本不听解释。” 
    我说:“嗯,我清楚情况了。你不小心倒洒了饭,M老师不听你的解释就把你骂了一顿,你很生气。”
    我又问:“那你觉得老师为什么要骂你呢?”儿子说:“谁知道!她有病!”
    我不想给儿子说大道理,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我说:“要不这样,我们现在来玩个交换角色的小游戏吧。你来扮演M老师,我来扮演你,我们来重演当时的情景。”儿子一听说有游戏玩,而且还可以扮老师,就欣然同意了。
    我扮演的“儿子”首先登场了:我假装捧着一碗饭,眼睛呆滞。忽然,我动作夸张地啊呀一声,身子被撞,直接倒到儿子扮的“老师”身上,同时我手中的“饭”咣一声盖在了“老师”的头上。由于我的动作滑稽夸张,儿子捧腹大笑起来。我说:“轮到你扮的"老师"出场了。”儿子立即进入角色,只见他咬牙切齿,叉着腰,大声喊:“XXX,你怎么把饭倒地上了,嗯?”我扮的“儿子”立即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结果,儿子扮的“老师”大声说:“我不听你的解释!你就是做错了!”
    角色扮演小游戏结束了。我和儿子又打闹了一会儿。见儿子的情绪完全稳定下来,我才问他:“你刚才扮演了M老师,你觉得,当老师面对满地饭菜时会是什么感觉呢?”儿子认真地想了一想,仿佛他真的就是老师了,他说:“我会很生气。”我说:“你为什么要生气啊?M老师?”儿子完全代入到老师的角色,说:“我肯定要生气啊,饭倒了一地,我又要去扫地了。”见儿子扮“老师”,我赶紧配合着扮“儿子”啦,我说:“哦,老师,原来我倒洒饭给你添麻烦了。”
    至此,我要讲的大道理已经在游戏中讲完了,我不再生硬地讲道理咯。儿子还有一个小心结,他说:“可是,M老师不应该这么大声骂我啊!”我说:“嗯,老师的性格是比较急躁,她大声批评你的这种方式的确做得不对。可是人无完人啊,老师也是有缺点的。我们就大度一点,也体谅一下老师吧。”
    最后,我鼓励儿子再去跟老师沟通一次。我说:“要不这样,你给M老师写封信,沟通一下。你可以这样写:老师,今天我把饭菜倒在地上,给您添麻烦了,对不起。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我被别人撞了一下,才倒了饭菜,我不是故意的,希望你能原谅我。同时,我希望你不要这么大声骂我,这样我会觉得舒服些。”
    我说:“你这样给老师写信,我相信只要是一个正常的人,都会原谅你的。”儿子说:“那如果老师还是不原谅我呢?”我说:“要不你先试一试,如果老师还不原谅你,我们再一起来想对策?”儿子很认真地想了一想,说:“算了,我不想写。”我不强迫儿子了,但我也不会代替儿子去直接跟老师交涉这件事情。希望不久的将来,儿子的内心再强大一些,这样他就敢直接去和老师交涉了。
 
总结:
一、当孩子向你诉说他在幼儿园受了老师的委屈时,家长要镇静,用平常心去面对。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公平,人生在世,受委屈的时候太多了:在学校有可能受老师/同学的委屈,工作了有可能受领导/客户的委屈,结婚了有可能受老婆/老妈的委屈。我们都只不过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罢了。
二、既然受委屈是正常现象,孩子该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事情呢?
    我认为,应该是积极协调沟通,达到利益平衡。
1、如何沟通?  
    沟通内容:
    A、首先站在老师的角度想问题,表明:我的行为给你添麻烦了,并请求老师原谅。
    B、然后站在自己的角度,向老师解释当时的情况。
    C、最后站在自己的角度,告诉老师:“我被骂很难受。”
    沟通技巧:
    A、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
    B、态度诚恳,心平气和
    沟通方式:
    A、口头交流
    B、书信、短信等非直接面对面交流
2、如何达到利益平衡?
    态度:不卑不亢。告诉孩子,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既不用怕老师,也不用跟老师起冲突。实事求是地告诉老师当时的实际情况。
    寻找利益点:
    A、寻找自己的利益点:比如今天这件事情,孩子就是希望老师能公正地对待自己。
    B、寻找老师的利益点:比如今天这件事情,老师就是不想孩子制造麻烦增加自己的工作量。
    C、寻找双方的利益平衡点:比如今天这件事情,就是:孩子尽量小心,不出差错,不给老师添麻烦;同时,老师要尽量倾听孩子的解释,尽量在骂孩子时顾及孩子的感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