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个案研究》
(2009-12-30 08:13:00)
标签:
课外阅读校园 |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个案研究》
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依据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持续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语文的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家庭与社会等密切地结合起来,要“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的,仅靠读语文课本里的几十篇文章是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课外阅读。
我做为一名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深深地感觉到我的孩子们在课外阅读上都是一张白纸,他们还没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培养孩子的课外阅读兴趣,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怎样培养低年级孩子的阅读兴趣?我还没有良好的适合自己班级的方法,我迫切地,想借课题研究寻找一条出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几位语文教师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准备从班级里抽出不同程度的几类学生进行追踪实验,寻求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从而在全班推广,因此,就有了这个课题——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个案研究。
2、同类研究现状述评
片面追求分数的“怪圈”,一味地给学生加压,过重的课业负担挤占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冷落了阅读训练。就是有一点点时间读课外书,也是草草了事,忽视了课外阅读的质量。这样做是竭池而“渔”,限制了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物极必反。正如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都积极的寻求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把学生从茫茫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有时间和空间开展课外阅读。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外阅读,他们有很多好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课题研究的价值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中也提出:喜爱图书;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已把课外阅读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低年级是阅读的起始阶段,更应开好头。所以,我们想针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兴趣培养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二、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与方法
研究对象:
小学低学段,二年级五班、六、八班的学生,两个班级的总人数有158人。
低年级是阅读的起始阶段,更应开好头。经过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有23%的学生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有45%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愿意阅读,还有32%的学生不愿意阅读。所以,我们想针对两班学生进行研究,旨在寻找培养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好办法。
研究内容:
1、通过对不同程度学生的代表进行追踪调查,了解低年级的学生对哪些课外书籍感兴趣。
2、通过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的代表进行跟踪辅导,寻求培养学生读书兴趣的有效的、实用的方法。
3、大力表扬班级中热爱读书的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带领全班学生共同进行课外阅读。
4、建立激励性的阅读机制,营造积极阅读的班级氛围。
5、将课题研究得出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在全班推广,逐步培养全体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6、调动家长参与,为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
7、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研究方法:
方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榜样激励法、活动激趣法、经验总结法等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安排
具体活动安排
1、准备阶段(九、十月份)
A:写好开题报告和课题研究计划
B:组织学习课题计划,学习相关资料。
C:调查学生阅读兴趣,写好调查报告。
D: 确定追踪调查的学生对象。
2、研究实施阶段(十一月份)
A:追踪调查,了解学生感兴趣的读物,推荐给全班。
B: 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具体措施,在班级做实验,寻求适合自己班级的方法。
C::建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励措施。
3、阶段性总结(十二月份)
A:再次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写好调查报告。
B:对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撰写有关的论文,并确定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四、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
课题研究的成员:
本课题组的主持人是李丽,成员有苗芬香、王娜。李丽,从教八年,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现在担任语文学科组长。王娜,从教十年,有很强的教学能力,多次参加济源市举行的优质课大赛并获奖。苗芬香,小学高级教师,从教20余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热心于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本组所有教师有很强的实力和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
课题研究的分工:
三人共同商议课题研修方案、方法步骤等,主持人李丽将大家的智慧整理总结,写出《开题报告》《研修方案》。
各自在自己的班级中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研究,总结整理:学生喜欢的书籍,激励学生阅读的方法,如何创建激励阅读的机制等
(双周)三人在一起交流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提出自己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困惑,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
各自收集整理自己的课题研究成果;主持人李丽最后做汇总总结。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本学期结束后每人要撰写一篇阅读指导的案例分析和一篇有关培养阅读兴趣的论文。
由主持人总结整理出一篇有实用价值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论文;研究过程以及调查报告形式的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