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房校长”获刑,正义本不该来得如此残忍

(2013-06-21 13:50:42)
@评论员王攀

为什么一定要让公正来得如此残忍?为什么只有在舆论质疑的情况下才会做出更符合真相的表态?为什么司法公正一定要在舆论质疑中才能站在正义的天平上?这恐怕才是本案真正需要反思的。

  海南校长带女生开房案20日一审宣判。万宁市第二小学原校长陈在鹏因犯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0版)

  “校长开房事件”被披露之后,当地官方回应和舆论质疑,在网络上展开了激辩。究竟是学生家长在诬告,还是当地官方在说谎?大家都在等着法律的判决。现在,法律给出了正义的答案。有人说这是舆论审判。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这是舆论的胜利,绝不是舆论的审判。舆论审判是一个贬义词。司法公正,不该受到任何干扰,舆论也不例外。相反,我看到的不是舆论审判,而是权力干扰。一个非常明显的证据是,受害学生第一次在医院做鉴定的时候,结论是被性侵;而在第二次由警方组织的法医鉴定中,却不是性侵。这说明了什么?

  舆论在中间起到的是正作用,不是副作用。当地警方之所以败给舆论,不是舆论太强,而是受害者家长有幸保留了证据:第一时间到医院做鉴定,第一时间把孩子的衣服作为物证保留,甚至第一时间把这些物证照片发到网上寻求支持。假如不是受害人及时固定证据,假如不是舆论积极围观,这起案子还会是现在的结果吗?

  事无巨细的报道、围观那些孩子,反复让她们做鉴定、接受采访、叙述细节,是非常残忍的。因为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伤害。可正是这样的“伤害”才能还原真相,才能还她们公正。为什么一定要让公正来得如此残忍?为什么只有在舆论质疑的情况下才会做出更符合真相的表态?为什么司法公正一定要在舆论质疑中才能站在正义的天平上?这恐怕才是本案真正需要反思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