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读·感】“橄榄型社会”理想源于亚里士多德

(2012-05-07 01:41:21)
标签:

杂谈

王攀

橄榄型社会最稳定——这一理论渊源,可以从亚里士多德那里找到。

《伦理学》和《政治学》,是百科全书式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其中两类重要著作。二者分别从个人和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是最稳定的。

适中即善德。“君子时而中”,立身处世要不偏不倚,不过不及,执其两端取其中,这就是所谓的中庸之道。在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学说中,中庸之道代表着真、善、美,它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和超凡入圣的阶梯。

他认为,幸福的、善良的人,就是在两种极端行为中间保持中道的人。在每个行动、每个思想、每个情感中,一个人既可以做得过分,也可以做得不足,同时也可以做得恰如其分。

例如,人都承认勇敢、节制、自尊、大方等是美德,因为它们是适中;而鲁莽和懦弱、放纵和麻木、自负和自卑、浪费和小气等都是恶行,因为它们要么过度、要么不足。

饥时思食是人类的本能,但吃的过度或食不果腹都会妨碍身心的健康发展,浪费会流于奢侈,同时也会养成不劳而获的恶习;反其道而行就是刻薄吝啬,更会招人嫉恨。勇敢是人类的高贵气质,但是匹夫之勇往往会轻生误事;反其道而行又是怯懦。

一切高贵的德行如果在做事的时候失之偏颇,不但不会受益,反会大受其害。

这是伦理学上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恰当的时间,面对恰当的人们,以恰当的目的和恰当的方法处理恰当的对象”,在一切时间和条件下奉行中道。因为中道通往幸福。

“适中”不仅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原则,也是他政治学说的一个重要原则。

他认为,以中小奴隶主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既是最好的,又是稳定的。这种政体的优点还体现在中产阶级具有“中庸”这种美德,它适应理性,不会走极端。他说:

“善德就在于行于中庸,则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行于中庸,行于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中庸。……在一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阶级)——极富、极贫和两者之间的中产阶级。现在,大家既然已公认节制和中庸常常是最好的品德,那么人生所赋有的善德就完全应当以中间境界为最佳。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们最能顺从理性。”

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富有阶级就是奴隶主贵族,这类人不知道服从,非常狂暴;最穷的阶级是指人数众多的平民,这类人不安稳,破坏性极大,很容易变成无赖和流氓,因此他既反对穷人占优势的民主政体,也不赞成少数贵族的专权,“最好的政治社会是由中产阶级的公民组成的”,这类人既能对国家尽责,又没有野心,能在富有和贫穷这两个极端的阶级之间起调解仲裁作用,从而使国家平稳巩固。

当然,亚里士多德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撇开这些,我们可以发现今天我们追求的橄榄型社会的理想,其实在雅典时期就已经种下了种子。难怪说,这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2012/5/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