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王攀
近日,山东省9名奥运冠军一起晋升副处级领导职位。5日,这9位曾为国家和省市赢得巨大荣誉的奥运冠军结束了在省城济南举行的“岗前培训”,即将走马上任。尽管奥运冠军赛后转岗从政在全国并不鲜见,但山东省体育局一次性统一提拔安排全部9名奥运冠军的做法尚属首次,极为引人注目。(6月6日新华网)
运动员得了冠军该感谢谁?这一问题曾因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批评奥运冠军周洋获冠感言,一度成为社会焦点。看到山东一下子给9名奥运冠军批发官帽,我突然明白了,得了冠军先感谢国家,不仅仅因为他们是举国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而且在获冠之后,还有官位打包相送——如此,运动员得了冠军当然要感谢国家了。
现实中,“体而优则仕”、“体而优则博”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山东这次为9名奥运冠军拜官,之所以引人注目,在于太集中、太张扬;奖励的成分太多,选官的成分太少。让人难免会问,这些奥运冠军难道个个都是优秀的官苗子?政府在选拔官员过程中,到底是以岗定人,还是以人定岗?
如果说商业精英给运动员房产、现金,那是用自己的资源奖励运动员的话,那么,政府、学校给运动员派发官帽、学位,则是拿公共资源奖励运动员。两厢相比,后面的奖励总是让人不舒服。据说,国外的运动员最怕跟中国运动员比赛,为什么呢?因为人家是三心二意的玩票,我们是一心一意的工作;人家除了体育,还要工作挣钱,而我们的体育本身,就是工作挣钱。中国运动员这么好的条件了,政府能不能就不要替纳税人慷慨了?
“冠”是什么?顶端,第一位。“官”呢?政府工作人员而已。把“官”跟“冠”划等号,这是明显的官本位逻辑,把“官”放在了第一位。有了成就,就有了官;而有了官,又有了成就。术业有专攻,优秀的运动员并不一定能做好政府工作。如果得了冠军,就可以做官,是不是中国的官太好做了?也许,这些官原本就不没有实际工作。
中国是体育竞技强国,但不是体育强国。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运动员都太专业,国家体育投入都投到竞技体育上了,对于全民体育——只要运动员拿金牌多,其他情况如何就不重要了。在这一思路下,穷尽一切手段鼓励竞技体育,不舍得在全民体育上投入。于是,体育就是几个运动员的事儿,跟其他人无关。
再说,爱国一定要有回报吗?公帑投入培养了奥运冠军,他们为国家增光这是应该的,原本就不需要国家再来拿官帽当礼包。体育健儿不是国家娇儿。山东给9名奥运冠军派发官帽,不知道是政府主动给的,还是这些冠军主动要的。但不管是那种情况,国家把运动员惯在怀里,这都是必然的结果。还是让官帽回归本位吧。
http://news.sina.com.cn/c/2010-06-06/0401204196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