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评论员王攀
评论员王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512
  • 关注人气:55,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攀说话20100427 中国需要食品安全警察

(2010-04-28 16:34:33)
标签:

杂谈

    

(郑州新闻广播FM98.6 晚间新闻6点25分《王攀说话》)

这起“黑猪油”事件,是由记者接到举报,然后蹲点暗访,历经半个多月调查发现的。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读者不直接向执法部门举报,而是举报给了媒体记者。因为即使向记者举报,即使记者调查发现问题,最终还是要通过执法部门来解决。我想应该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这名读者曾向执法部门举报过,但没有用;第二个是,对执法部门不信任。

那么,为什么媒体的记者愿意费这么大劲儿调查这起“黑猪油”事件呢?除了这是他的工作外,还有就是一种职业的荣耀感,这种荣耀感促使他站在公共立场,为了保证公共安全,不惜冒着个人风险去做这样的事情。但为什么执法部门就不能直接这样做呢?理论上,这也是职业赋予他们的责任,而且,他们保证公共利益的职业要求,也应当促使他们像记者这样调查暗访,最终发现这起“黑猪油”事件。但事实是,如果仅仅是读者举报,执法部门或许例行检查一下,能不能发现问题,都还很难说。之所以这样,我认为,对于执法部门来讲,多查一起案子,和少查一起案子,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收入。这是其一。其二,他们缺少像记者为了得到真相不惜暗访、跟踪这样的职业精神。

我觉得,在我们国家,需要食品安全警察。这些警察呢,要像刑事警察那样,一旦发现蛛丝马迹,就要追查暗访,为了求证某一个细节,不惜半夜蹲守。只有这样,食品安全事件才可能减少。

这是我想对这一新闻说的第一点。我想说的第二点是,为什么“黑猪油”多半都流入了学校的餐厅、食堂。

在后来的执法检查中,记者发现,这家“黑猪油”作坊,光最近的两个月,就生产了20多吨“黑猪油”,其中三分之一,卖给了当地的一些高校的餐厅、食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想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目前高校的食堂尽管市场化,但在经营上,仍旧处于垄断地位,学生没有选择性。在这种情况下,食堂不愁卖,因为没有其他竞争,所以也就大胆地使用这些“黑猪油”。第二个是,学校食堂,毕竟带有公共性质,或者说是带有公家色彩,毕竟学校管理的,学生还比较信任。但殊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一个缺乏商业道德的社会,这种商业道德的缺乏遍布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学校的,公共的,也不可全信。

目前,对于学校食堂质量的管理,特别是高校,也有学生会成立的监督机构,但这样的监督机构,仅仅停留在学校食堂饭菜质量的表面,比如分量大小,有没有脏东西,但并不能检查到诸如是不是有“黑猪油”、“地沟油”这样的层面。

所以,该如何解读这一新闻,我总结一下我的观点:一是,执法部门应当在食品安全上积极主动一些,不能总靠媒体的记者去发现问题;二是,这一新闻告诉我们,学校的餐厅、食堂,仍旧是食品安全隐患的重点,如何监管,这需要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会的民间监督机构去思考;三是,对于食品安全,仍需要发动人民战争,因为人民是触及全社会的神经末梢,一旦发现问题,立刻举报,就像这起“黑猪油”事件中的那名举报者,没有他,这家“黑猪油”作坊的危害可能还要继续。所以,有必要向这个举报者致以敬意。

http://news.163.com/10/0428/10/65BPJPLB00014AE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