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宪大夫翰林院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李公墓志铭
赐进士第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知制诰同知经筵实录总裁济南殷士儋撰。
户礼刑三部尚书德平葛守礼书。
顺天都察院副都御史福山郭宗皋篆。
嘉靖初,文治恬熙,群良汇进。于时仕中朝者有八才子之称,中麓李公其一也。公以隆庆二年二月望日卒于家。嗣子幼弱,里中无赖稍齮龁之。而一二有司,复持之急以故不克襄王事者数年,至是始议。以万历甲戌十一月二十日,葬公绿原村祖茔。前期嗣子持状来请铭,余曰:“公吾邦
之良也,矧颇悉其行事,铭恶可辞。
按状公名开先,字伯华,中麓其别号也。先本伯阳之裔,居陇西者最著。其后,始自陇西徙长城岭,又自长城岭徙绿原村,于是遂为章丘人,数传有名。
子瞻者公曾大父也,子瞻生聪,皆邑诸生,聪生淳,正德庚午举于乡,娶于王而生公。以公贵累赠奉政大夫、吏部验封员外郎,王累赠太宜人。
公以毛诗举嘉靖戊子山东乡试第二人,明年成进士,授户部云南司主事。久之,调吏部考功,历稽勋、验封员外郎郎中,巳又改司文选,寻擢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居无何罢归,盖家居者二十七年而卒。
公生而卓荦颖异,七岁善属文,读书一见辄成诵,而又即知声律、吟咏之学。稍长,补博士弟子员。里中有徭役苦公,公自言于令,令面试大奇之,为复其家。于是齐、鲁、章缝之士咸唶唶推毂李主矣。未几,曾公捐馆舍,公哀毁尽礼已,又丧其祖母。某公持服如赠公,公乡人称之。服
除,遂连举进士。
尝运饷金诣宁夏,当是时,关中有两太史:康公海,王公九思,家在武功、鄠杜之间。公业闻两公名,及使还过访之。此两公者,居以才自雄,睥睨一世。乃见公独欢,然相得留数日始别。复移书唐太宰荐之。抵家,以疾在告者。逾年,始授户部主事。户部为金谷剧曹,而公所督太仓粟,时尚有中贵人监之,公不兢不絿,委曲调停,无挠法焉。复奉命出理徐州仓。顷之以望,调吏部为太宰。汪公鋐所器重,故任吏部者,率矜厓岸高自标致,扃门谢宾客,虽亲故人不相接,以乐尊倨。公顾数与诸交游,以诗文相赓和,暇则浮白、对弈,谈笑竟日,而无废事。卒之人莫敢干以
私。而称吏部能谢绝请谒,亦卒无逾公者。
公既负才气,居铨衡要路,素伉直,不善事权贵,人而诸侥幸见抑者。又日媒蘖之,时衔公不附,以迁逻卒,廉公阴事,久之无所得,终不释。公至是,盖迁太常矣。会九庙灾,公例上疏自陈,竟中,以他事令公归。归时年才四十耳。
居六岁,而配张宜人卒。又六岁,太宜人卒。公哀毁弥甚,每哭辄抚棺号曰:“天乎!乃不令母见开先举子耶!”盖迟迟者越八年,始葬焉。
公故尝病脾,间岁作。不至剧。丁卯秋乃大作,逾年,竟不起。距生于弘治壬戌八月二十八日,凡六十有七岁。
配张氏,即先公卒者,继王氏齐东人,咸有懿行可称述。嗣子名春坞,娶康氏太守迪吉女。
公少博学强记,有大志,所与交皆当世之名士,以意气相许,遇事筹划剖析,多出人意表。往先皇帝,幸承天尝命少傅翟公巡九边,云翟公议自辽东始,业已行矣。公独请间谓曰:“公国家重臣也,主上所猗任,京师密迩当路塞,藩篱单弱,虏飚迅可至。今车驾在江汉,公奈何复远去京
师,缓急不相及乎?公往宜自宣、大,此声实相副,万全之划也”。翟公瞿然悔失计,拊手谢曰:“老悖不任事微,君幸教几失之。”卒改行,如公策。公之伉慨之大计皆此类也。
呜呼!以彼其才,假令秉管钥之寄,所建竖必且掀揭可观。乃于方壮之年,一蹶不复起。虽致位卿贰稍称通显矣,然实未究厥施也。昔人论李广、冯唐有不逢时之叹,乃先皇帝长驭远揽,里下一言称旨,即不次待以卿相,可谓有时。而公卒摈弃不偶以死,此又何说也?
比先皇帝上宾,公闻之,擗踊几绝,意若无复有知己者,公之情见矣。
公自罢归,稍益克拓旧学,与荆川唐公、念庵罗公约为天台、雁荡之游,值丧其内子,不果行。即而叹曰:“会心处不必在远,吾直岩居而川观耳。乃辟亭馆,招致四方宾客,时时以其抑郁不平之状发之于诗。尤好为金、元乐府。不经思顷刻千余言,酒酣与诸宾客倚歌相和,怡然乐也。
以是公之长篇短调,几遍海内,而名亦随之,人或以靡曼谓公者,公不顾。
呜呼!古贤智之士,抱琬琰而就煨尘者或傍山而吟,或披发而啸,或鹿裘带索而歌,要之其中皆有所负而未庸,故缘此以自泄而世,以恒度测之远矣。若公者毋亦有所负,而欲泄也欤?良可悲矣。所著有《闲居集》十二卷,杂集二十一种行于世。系之以铭曰:
绣江之滨,章丘是营,诞此哲人,维公以生。
辟彼韫玉,为圭为璜。佥曰良哉,天衢而亨。
胡然中塌,挂冠遗荣。绣江清漪,可以濯缨。
以觴以咏,以怡我情。千里伏枥,向风则鸣。
天地一噱,泰山为轻。古亦有言,人貌荣名。
彼巧宦者,四至九卿。公岂不达?遹骏有声。
郁郁芊芊美矣,佳城閟彼无疆,视此勒铭。
李开先(1502~1568),明代文学家、戏曲作家。字伯华,号中麓子、中麓山人及中麓放客。山东章丘人。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在户部任事。李开先和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等人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子”,他们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风,主张学习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曾巩,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求文字平易朴实。
撰文者:
殷士儋(1522-1582),字正夫,号棠川,山东历城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礼部尚书,官至武英殿大学士。隆庆五年(1571年)辞官归隐济南后专注著述。《金舆山房稿》是殷士儋的文集,共十四卷。由其门人于慎行编纂,包含诗、颂二卷,文十一卷,讲义一卷,收录殷士儋创作的墓志铭等文献。殷士儋晚年辞官后在济南通乐园(今为趵突泉万竹园)完成此书创作,其诗文融合齐鲁、燕赵等多地风格。
书丹者:
葛守礼(1502—1578),字舆立,一字舆用,山东德州临邑县德平镇葛老庄人。嘉靖七年乡试第一,次年(1529),成进士,授彰德推官。久积未决之冤狱,礼开审即破。世宗爱其才,授职镇守山海关。明朝官受贿居多,独礼不染。后累官三部尚书,因正色独立,力驳严嵩,起落有三。在
官事三帝,历十九任,凡四十七年。其著作有《端肃公全集》、《端肃公奏章》。
篆盖者:
郭宗皋(1499-1588),字君弼,号似庵,山东登州福山人,祖籍江西万安,明朝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
李开先墓,墓地南北长约80米,东西宽约50米。
墓前神道现存石坊一座,刻有雪蓑书联:
漫漫长夜何时旦,瑟瑟高松不记年。
横额为:李氏先茔。
园内共有石坊两座、墓碑四通,翁仲、石马、石羊和石虎共十六尊。根据村民回忆李开先墓墓室前有石门一座,两边刻有对联:生来惟天命,死后此地藏。横额为:生封死葬。
李开先墓曾出土墓志、石砚等遗物,其中李开先墓志铭残碑、夫人王氏、张氏墓志铭残碑及部分资料都保存在李开先纪念馆内,石砚等文物现保存于章丘区博物馆内。李开先墓与其父、祖父之墓南北依次排列,是济南市保存较好的明代名人墓葬之一。
1999年李开先纪念馆建成并向社会开放。
李开先墓1979年9月3日被济南市革命委员会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6月12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