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川高珩为叶承宗《泺函》题词

(2025-06-11 06:13:04)
标签:

清代山左名士诗文

淄川高珩为叶承宗《泺函》题词

高珩为《泺函》题词
奕绳年丈抽于鳞簟扇者已廿年,所典册高文众推燕许,有韵之文其一斑耳。然而排颜轹谢(压倒颜延之、谢灵运)已足领袖群英矣。


淄川高珩为叶承宗《泺函》题词

奕绳高情霞举,雅不欲以簿书民社点冰雪胸中,疏请改秩不获命。客有代为虑者曰:“一行作吏案牍,攒看老吏抱尺”一纸,鱼贯而前,顿令交通梦里歌,毫秃如苾刍(比丘)敲朴蜩螗,自足成清商一部;然以鼓吹诗肠难矣。吾意奕绳之以政废(言夺)也,不然岂其以诗废政。

淄川高珩为叶承宗《泺函》题词

左曹刘而右龚黄乎?予曰:唯唯否否画戟清香,韦苏州(韦应物)胜情伊迩,香山玉局妙墨遍西子湖头,都从六条三剌之间,为艺林琰琬,不必待凤池纶阁后乃诧九天珠玉也。譬之山水栖怀者,鸣琴通其佳赏,画壁侈于冥游,岂玄香纳须弥之胎,峄桐含星宿之位乎?盖夙契永怀,无适不遇故耳。
淄川高珩为叶承宗《泺函》题词

且岂惟无废政是虞也。夫温柔敦厚者诗之质,而其用则贵于博达。而经务起,予知来之诏尼山风雅,夫宁粉题为妍妙,解连环周通五际刃游,而风成所云刜钟之断非欤。奕绳良袭躬既(又下月)其质矣。而经术湛深,庶几达艺?吾知江汉南服裒然称大雅之才,而以诗治最者必首屈指无疑矣。

淄川高珩为叶承宗《泺函》题词

甘棠(《召南·甘棠》)云:藐姑不具论,闵劳颂德,弘翼貉丘,禁火跂于来軿紞鼓依于去鹢知必与于蔿之工,清歌竞节舂陵之什仁响分毫矣。他日采风荐庙,当有珥笔而纪其盛者。
(魏晋时期,史官、谏官上朝时插笔于冠侧,便于即时记录皇帝言行或书写奏议,称为“珥笔之臣”。)
    落款:丁亥(顺治四年,1647)孟春,淄水年眷弟东蒙逸叟高珩撰。
    钤印:高珩之印、东蒙逸叟。

       叶承宗(1601~1648),字奕绳。明末清初济南历城人。
       少年时代喜读古书,善做文章。明天启七年(1627年)中举人。曾游济南城东北的华山,留下诗作《登华不注》。崇祯十三年(1640年),在刘敕所编《历乘》基础上,纂修成《历城县志》16卷。该志“考据博洽,词理骉辩”,当时被认为是山东的一部上乘县志。
       顺治二年(1645年),叶承宗中进士,授江西临川知县。时逢饥荒之年,百姓缺粮,生计困难,叶承宗下令开仓赈济,救活了不少百姓。知府督促缴纳租税,叶承宗极力陈述民情,得以缓征。为培养人才,成立香南社,教授本县诸生,选其文章优秀者数百篇刊刻,入社生员后多人成名。编著有《耳谭》2卷、《泺函》10卷、《少陵诗选》6卷。

       高珩(1612-1697),字念东,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今淄博市淄川区)人。高全十世孙,高所蕴之次子。生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八月二十九日,十四岁应童子试,十五岁补州博士弟子员。崇祯十六年(1643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入清后,担任秘书院检讨。历官国子监祭酒、詹事府少詹事、吏部侍郎,以事改太常寺少卿,升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终官刑部侍郎。与蒲松龄有交往,蒲松龄曾与高珩、唐梦赉等东游崂山。蒲松龄有三首《挽念东高先生》七言律诗悼之。
       著有《荒政考略》、《四勉堂笺刻》、《栖云阁诗文集》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