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2023-02-27 20:34:39)
标签:

明清诗文录

       清人郝植恭《游匡山记》
       济南诸山,得泰岱余脉,支分条达,冈峦回复,故山虽不甚峻,而类多幽秀。自鹊华而外,如历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环列,所谓‘齐州九点烟’也。
       予于癸亥(同治二年,1863)来济南,每欲遍览其胜,以尘网羁缚不果。乙亥(光绪元年,1875),奉檄襄校秋闱(奉命协助山东乡试),自堂邑(时任堂邑知县)赴济南,夏雨积潦,途多阻纡,道出匡山下,望之蔚然深秀。行三数里,入山麓。自麓至山顶,攥簇皆松柏,高高下下,苍翠可爱,浓荫覆地上;乱石纵横,堆砌道左。停车小憩,呼二仆从登。自东南入盘路,缘坡直上,不数武,即登石磴,磴尽复坡,坡磴相间,凡数十级。已至山腰,地稍夷;折而北,山渐峻,磴亦渐密。山巅有寺,远远望见寺门。门前磴仄而陡,二仆扶掖以上。
       入门为前殿,祀水官;后为正殿,祠碧霞元君。东院北堂三间,时方兴作。有监修者在焉,淪茗留客。少坐,延予登殿瞻佛像。次第至西禅堂,方修浚而未髹漆。西南有窗,临绝壁。开轩远眺,西则平畴,漫衍如棋罫;东南千佛诸峰,如拱如立,层峦叠嶂,缥缈如在云霄间,为之流连顾盼者久之。
       西北转,又一院落,有石矗然而起,若蹲若伏,拗项回顾。询之,为白虎石。天旱,土人燔石祷雨,有奇验。再北为李太白读书堂,云是太白旧读书处。予闻之诧曰:“太白客任城,尝与孔巢父辈居徂徕山,饮酒赋诗,号'竹溪六逸',未闻一至济南,兹山何得有青莲迹!岂以太白避禄山乱,结室匡庐山下,遂误而在此耶?欧阳永叔(欧阳修)未尝至西湖,而西湖有'六一泉',亦此类也。”相与一笑
而罢。
       时已薄暮,因辞去。循墙而东出左门,监修者送至门外,指示去径。径曲而弥狭,盖寺人樵汲之路,比山门石磴较平坦。稍西仍归旧路。迤逦而下。夕阳挂松梢,暮烟横野,远村近树,迷茫不可辨。登车而去,晚抵济南行馆(宾馆),以试事谢客(乡试期间谢绝来客)。旅窗无事,因追记之。
----------------------------------------------------------------------------------
       【注】郝植恭所言“崛山”应是另一座“橛山”,即千佛山东南不远的佛慧山,旧时山顶有明代建造的文峰塔,不甚高大,从城里远远望去,好似揳上的一个橛子,文峰塔明清时又称“文笔峰”,所以俗呼佛慧山作“橛山”。郝植恭虽然列举了九座山峰,但是他也自知并无甚依据,因此用了“之属”,意即还有其他。

     【郝植恭 (1832~1885),字梦尧,直隶三河县(今河北蓟县)人。咸丰二年(1852)举人。同治五年(1866)任山东夏津知县,又任山东堂邑知县、临清知州、莱州知府。同治二年(1863)、同治十二年(1873)和光绪元年(1875),三为乡试同考官,来济南任事。著有《漱六山房文集》《济南七十二泉记》。】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从百度下载的济南匡山图片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从百度下载的济南匡山图片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颜山弱柳拍摄的匡山公园石牌坊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颜山弱柳从济南77路公交站点拍摄的匡山顶峰  【2023年2月21日】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颜山弱柳拍摄的匡山顶峰瞭望阁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怪石如人立,危峰似凤仪。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自东南入盘路,缘坡直上,不数武,即登石磴,磴尽复坡,坡磴相间,凡数十级。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光滑如洗的陡坡,一个小朋友在费力爬行。

清人郝植恭《游(济南)匡山记》

       太白读书处   郝植恭《游匡山记》云:“李太白读书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