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基《跋祁叔和藏宋翻宋拓化度寺碑》
【清末书画家祁之镠,字叔和,曾任山东武定知府】
图1,释文:宋本化度寺碑,何绍基篆。钤印二:何绍基印(朱) 、子贞(白)
【收藏印】祁叔和典衣所得书画。
【赏析】
何绍基篆书出自周秦籀篆,《秦诏版》、《石鼓文》及三代鼎铭皆为他所好,广泛临习。其篆书极重气韵,不以分布为工,而以挺拔隽逸见长。他的篆书不类邓石如、赵之谦等清人之篆的光滑秀媚,于笔画牵引中有微妙的起伏变化,笔意苍老,与其纵放的行书神韵一致。这一反流俗的笔法或许正是何绍基的创新之处,相比同时代的书家,其艺术观点可谓超前。
图2 释文:
醴泉铭以疏抗胜,邕师铭以遒肃胜,得此古拓观之可以窥见吾乡率更(湖南人欧阳询,官率更令)真实力量,不倚傍山阴棐几处(棐木做的几案,王羲之题字之处)。叔和兄(祁叔和)方勤习篆分,八法源流当已洞精,颇以斯语为然否,蝯叟并题。钤印:子贞(朱)
何绍基另有跋文曰:
化度寺原石古拓惟南海伍氏所收藏为海内孤本,余初见于京师,再见于使粤时行馆,苏斋逊我眼福也。范氏赐书楼覆刻本虽亦偶遇之,似此古拓亦自可珍重,冝苏斋评跋津津有味也,叔和兄其宝之。
《化度寺碑》简介:
化度寺碑全称《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于唐贞观五年立。欧阳询书。用笔瘦劲刚猛,结体内敛修长,法度森严。此碑模勒之工,非后世所及,故称楷法极则。《化度寺碑》的妙处,在于严谨缜密,神气深隐,
具有体方笔圆之妙,有超尘绝世之概。此碑因原石早佚,鉴藏家既未留下真本,又无真本本身特征的详细的描述,故遂成聚讼。是本经翁方纲晚年鉴定为宋刻宋拓之本,翁氏于嘉庆嘉庆二十年(1815)十月间两次题跋,称此本颇得古厚浑朴之神。何绍基三次题跋,又有英和、祁寯藻、叶名沣、孙多巘等四家题识,翁方纲、朱祖谋题签。
【本博摘自
新湖南艺术网《惟楚有材丨何绍基作品赏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