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胶州名士龚培序《咏井上桔槔》

(2022-07-02 16:56:31)
标签:

清代山左名士诗文

    龚培序《咏井上桔槔》
    鹿庐斜傍绿杨东,朝暮呜呀运不穷。
    泉水自能为雨水,人工兼可佐天工。
    引筒欲笑成都老,抱瓮徒劳汉上翁。
    何似调元起岩穴,及时甘澍普天同。
    诗人自注:时东北(胶东)忧旱。

清代胶州名士龚培序《咏井上桔槔》

      【注】桔槔[jié go]:是一种用杠杆原理制作的汲水工具。我国在商代便开始采用桔槔,用于家庭生活和农田灌溉。
        鹿庐:辘轳,比桔槔更便利的汲水工具。
        呜呀:辘轳转动时发出的声音。
        甘澍:及时雨。

        抱瓮徒劳汉上翁:有“抱瓮”典故,源自《庄子天地》: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子贡曰: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夫子不欲乎?”为圃者卬而视之曰;“奈何?”曰:“凿木为机,后重前轻,挈水若抽。数如泆汤,其名为槔。”
       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子贡瞒然惭,俯而不对。

       参考译文: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从楚国游历回来,路过汉阴时,看见一个老人正在浇菜。老人凿了一条通道,一直通向井里。然后抱着一个大翁盛水,绕过菜园再去浇水,这样就浇的很慢。子贡看见了就说:“如果借助机械工具来浇的话,既省力气,浇的地又多。老人家,您为什么不用呢?”老人就问子贡:“那是一个怎样的工具啊?”子贡说:“就是在井旁立两柱,柱顶置横梁,吊一根横杆,一头重一头轻,轻的一头系上水桶,可把水提上来浇入地里。”老人听后很生气,脸色不是很好看,但是仍然笑着说:“我听我师父说了,使用工具的人必定是会投机取巧的人,而投机取巧的人心思一定很狡诈,内心狡诈的人必定不是纯洁的,内心不纯洁就不能够心神安定。这样的人必定不能容纳正道。我是知道这种浇灌的工具的,只是耻于使用它。”子贡听完之后非常羞愧,无言以对,低下头默默的离开了。
       从那以后,人们便用“抱翁”一次来形容保持本心,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